无现金社会带来方便快捷 却有三大敝端!

细思极恐!他们为何都抗拒电子支付和恐惧“无现金社会”?朝闻 昨天“无现金社会” , 在中国近几年发展迅猛 , 而且成效颇丰 。去年支付宝和微信就在全国举行了“无现金城市周”、“无现金日”等活动 。同时 , 每次回国 , 小伙伴都自豪地跟我说:“现在出门不用带钱啦 , 带个手机 , 刷支付宝或者微信就可以 。 就连卖菜的大妈 , 收钱也用二维码了!”这也说明 , 中国绝大多数人 , 对电子支付是持欢迎态度的 , 至少不反对 。然而 , 这么好、这么方便的“无现金社会” , 为什么澳洲人对此有深深的顾虑和质疑甚至强烈反对呢?澳洲人道出背后原因 , 值得国人深思“无现金社会”是新时代的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澳洲民众的想法是:进入无现金社会 , 意味着你的所有支付行为只能通过少数几个金融机构搭建的支付模式进行 , 你如果不使用它这套支付模式 , 在社会上就无法生存 , 一天都活不下去 。 因为你买不了吃的 , 买不了喝的 , 买不了用的 , 也无法出行 。 这就变成了一种经济上的强制和压迫 , 你不能摆脱它 , 摆脱它你就没法生存!同时 , 澳洲人还认为 , 进入无现金社会 , 从此你口袋里的钱只是某几个金融机构里的一个数字而已 , 少数的金融机构掌控着所有国民的命运 。 或许某一天你一觉醒来 , 因为某些天灾人祸或是其他原因 , 你的钱突然间就消失了 , 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你将一无所有……所以对于澳洲人民来说:现金是不得已的底线 , 推进无现金社会 , 进一步削弱他们对自己财富的掌控 , 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这还真不是澳洲人杞人忧天 。 因为之前《澳洲卫报》(The Guardian)就曾发表过一篇文章 , 叫做:《我们为什么要警惕无现金社会?》文中写道:“很多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些便利而放弃某些选择和某些权力 。 一个无现金的未来社会 , 我们是让出更多的权力给予金融机构 , 以交换无需携带现金的便利 。 然而 , 一战和二战后德国以及二战后的日本 , 在货币上都经历了一次崩溃 , 他们的人民对自己突然间就一无所有有着痛苦的体会 。 同时 , 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证明 , 它们并不是那么可靠和可信的 。 ”还有澳洲人表示:无现金社会 , 还有何隐私权可言?所有的支付行为都要用电子支付 , 这就意味着:你所有的支付行为都在某些金融机构的监控下 。 你买了什么书、去过哪些地方、吃了什么东西、住过哪些宾馆、进行了哪些娱乐活动......你已经下单但还没去的支付行为 , 将暴露你将要去哪里、将要去做什么、将要去吃什么、将要去住哪个宾馆、将要去进行什么娱乐活动……细思极恐!对于重视隐私权的西方和澳洲人来说 , 这样的无现金社会 , 他们肯定是不能容忍的!不可否认 , 电子支付使得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支付行为变得更方便、快捷 ,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 , 它的好处也仅限于此 , 但它的弊处却是多多!很多人都会抱怨为何澳洲不能像国内那样大力推广移动支付来给普通老百姓提供方便 , 可见这些人是多么的短视和无知 。无现金社会难以面对战争和灾难日本北海道强震引发了大规模断网断电 , 札幌市瞬间成了黑暗之都 , 期间 , 195万居民涌入超市和便利店购买生活物资 。 但那些平时只用手机支付的部分灾民却丧失了支付能力 , 买不到生活所需 。日本论坛匿名讨论版上出现了一篇疯狂吐槽电子支付的文章《只用电子支付的札幌人 , 完蛋了!》 , 文中说:自己平时习惯使用Apple Pay(苹果支付) , 出门从不带钱包 , 也很少现金 。 当天凌晨 , 强震过后的札幌大范围停电 , 他检查了家中的冰箱 , 结果发现只剩了牛奶和蛋黄酱 , 于是急急忙忙赶往超市买生活物资 。 到超市后他发现自己身上根本没有现金 , 他拿着仅剩下62%电量的iPhone茫然看着手机上Apple Pay的画面感到了不安 , 等排队轮到他时 , 店员告知暂时无法使用电子支付!他去其它地方 , 也一样用不了!当晚七点 , 他独自坐在家中 , 饿着肚子 。 由于取不了现金 , 电力也仍未恢复 , 他有种一切都完蛋的感觉 。今年2月 , 瑞典央行行长Stefan Ingves就提出警告:无现金社会在面对战争或天灾时毫无抵抗性 , 庞大的社会金融体系将在瞬间崩塌 。“支付手段职能”是货币需要具有的四大职能之一 , 无现金支付也不过是“支付手段职能”的一种补充 , 因为其要借助特定的基础条件(电力、网络、基站等) , 代替不了现金支付 。札幌人还是幸运的 , 地震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 可以正确认识现金支付和无现金支付 , 避免了给整个日本带来灾难 。(标题由醒民睿编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