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日报|三门峡:文化传承源远流长风物新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三门峡:文化传承源远流长风物新
三门峡日报|三门峡:文化传承源远流长风物新
本文插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门峡巡礼之六
文化传承:源远流长风物新
文/本报采访人员 赵晓生 何东升 图/本报采访人员 杜杰
一个大写的“几”字 , 把黄河的浩荡与壮阔尽情挥洒在中国北方的版图上 。 在“几”字的右下角 , 黄河拐了一个90度的弯 , 一路滚滚东流去 。 从灵宝市豫灵镇到渑池县南村乡 , 黄河蜿蜒流经三门峡206公里 , 三门峡这方热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 这里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
一方水土一方人 。 深秋的一天早晨 , 采访人员来到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 , 沿着河岸而下 , 一路追随黄河的身影 , 寻觅文化的踪迹 。 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的杨家村 , 是黄河入豫第一村 。 村民一天恬静、美好的生活 , 就从河面上升起太阳那一刻开始 。 采访人员在河滩遇到了下地干活的村民杨红亮 , 他自豪地说:“我们村有一个杨震祠 , 里面的‘校书堂’又叫‘三鳝书堂’ , 名气大得很 , 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参观学习 。 ”杨震是东汉著名学者 , 也是当时有名的清官 , 曾经在此校书、讲学20余年 , 民间称他为“关西夫子” , “四知先生”“暮夜却金”的故事让他的廉洁品行千古流芳 。
【三门峡日报|三门峡:文化传承源远流长风物新】奔腾的黄河流经灵宝市西阎乡文东村北部时 , 冲刷出一个近万亩的湿地 , 里面丛丛芦苇荡 , 畦畦荷花淀 , 湖面碧波荡漾 , 水下鱼虾成群 。 这一处自然绝美的景观叫鼎湖湾 , 地名的来由与铸鼎原有关 。 从鼎湖湾向南行走十几里地 , 就到了灵宝市阳平镇境内的荆山黄帝铸鼎原 。 “帝采首山之铜 , 铸鼎于荆山下 。 ”蓝天白云下 , 黄土塬梁峁 , 天、地、人三只铜鼎高高矗立 , 轩辕台、蚩尤山、夸父山清晰可见 , 这里散存着50余处黄帝时期的古文化遗址 , 比较出名的有北阳平遗址、西坡遗址等 , 分布之密集、规模之庞大、包含之丰富、器物之精美全国罕见 , 对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 其中 , 北阳平遗址位于北阳平村西500米处 , 属新石器时代遗址 , 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首选遗址 , 也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经三门峡市的积极争取 , 作为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纪念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和中国考古学会成立100周年活动重要献礼项目 , 北阳平遗址考古发掘已于9月下旬正式启动 。
蔚为壮观的函谷关 , 坐落在黄河南岸的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 。 函谷关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 一场凉爽的秋雨过后 , 这里显得深幽宁静 。 采访人员踏古砖青石 , 赏函谷古韵 , 在此品读千古雄关的厚重文化 , 领悟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 这里的一块碑文甚至一行文字都能体现出老子的深刻思辨 , 闪耀着老子文化的奇异光彩 。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 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 他在函谷关前著下五千言的《道德经》 , 文约义丰 , 意蕴广深 , 书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 “圣人常无心 , 以百姓心为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这些和谐思想与素朴理念对现代社会亦有启示 。 文化如水 , 润物无声 。 如今的函谷关 , 老子文化传承振兴工程正在兴建 , 包括函谷关文化挖掘提升工程、《道德经》全球传播中心、道德小镇、老子文化养生园等一批项目加快实施 。
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卢氏县 , 不仅有美丽的自然山水风光 , 更有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 穿一身红军装、走一段红军路、听一则红军故事、学唱一首红军歌 , 在卢氏县官坡镇 , 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沿着红军当年走过的路进行“新长征” , 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 于娟是卢氏县水电公司的一名职工 , 退休后专门从事红色文化讲解工作 , 每天早出晚归 , 不辞辛苦 , 奔走在红色文化的讲解路上 。 从她那声情并茂的讲述中 , 每一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卢氏人民心中浓浓的红色文化情结 。 目前 , 卢氏县以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为依托 , 规划建设一批红色文化旅游项目 。 其中 , 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位于官坡镇兰草村 , 里面陈列了许多珍贵的文物 , 配有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 经过维修和整饰 , 成为革命遗址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不只在卢氏 , 三门峡各县(市、区)到处都有红色文化足迹 。 渑池是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起草地和首讲地 。 采访人员走进刘少奇旧居、八路军渑池兵站参观 , 从一个个破损的枪套、一封封发黄的信件、一件件老旧的军装背后 , 看到了当年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 , 更加深刻理解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