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日报|三门峡:文化传承源远流长风物新( 二 )


正在加紧施工的黄河生态廊道 , 在极大改善沿黄生态环境的同时 , 也在续写黄河文化的新传奇 。 沿着新修的廊道进入陕州区 , 细细探寻文化的踪迹 , 这里的特色民俗文化——地坑院一下子引起了采访人员极大的兴趣 。 “地平线下古村落 , 民居史上活化石 。 ”在陕州区黄土塬 , 近百个村落遗留下来近万座地坑院 , 集中分布在东凡塬、张村塬和张汴塬一带 。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 , 地坑院“见树不见村 , 进村不见房 , 闻声不见人” 。 当地人把地坑院叫天井窑院 , 掘地穴居 , 冬暖夏凉 。 游客顺着窑洞地道钻进修葺一新的地坑院内 , 可以观赏到陕州剪纸、捶草印花、陕州澄泥砚、陕州锣鼓书等民俗表演与非遗展示 , 从中深入了解当地人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 。 时至今日 , 在现代建筑冲击下 , 陕州塬还能保留原状原貌的地坑院 , 沿袭这种独特的民居风格 , 正得益于当地群众以自然简朴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
一条河与一座城“零距离” , 一座城与一群鹅“零距离” , 两个“零距离”擦亮了“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的金字招牌和亮丽名片 。 每年初冬季节 , 数以万计的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迁徙至三门峡越冬 , 在黄河湿地集群栖息 , 嬉戏觅食 , 形成了黄河上的一大自然景观 。 三门峡大天鹅数量占全国三分之二 , 被誉为“中国大天鹅之乡” , 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杰作 。 一群白色的精灵 , 因为与生俱来的高贵与美丽 , 让冬日里的三门峡也灵动和诗意起来 , 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摄影爱好者前来旅游观光、摄影创作 。 目前 , 全市上下加快创建国家级三门峡天鹅湖旅游度假区 , 连续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节和中国摄影艺术节、白天鹅摄影展 , 积极推进中国摄影文化城建设 , 让广大游客来三门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白天鹅 。
在三门峡市区黄河公园东大门对面的上村岭 , 一座雄伟的建筑物——虢国博物馆拔地而起 。 采访人员走进博物馆 , 一边听着讲解员的娓娓讲述 , 一边站在高台上眺望黄河 , 车辚辚、马萧萧、旗猎猎、玉灼灼……仿佛让人穿越到远古的岁月 。 博物馆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 , 在这里可以欣赏出土的精美文物 , 领略国君墓葬的恢宏气势 , 看到车马陪葬的庞大阵容 。 文化黄河 , 涛声依旧 。 如今时过境迁 , 虢国昔日的辉煌已被历史湮没 , 但特色鲜明的文化印记渗透在城市之中 , 滋润着城市发展 。
九曲黄河十八弯 , 万里黄河第一坝 。 采访人员登上湖滨区高庙乡境内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工地 , 俯瞰黄河 , 起伏的塬岭、连绵的沟壑、盘旋的公路、层叠的梯田、蜿蜒的河道、巍峨的大坝尽收眼底 , 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 走近巍然屹立的大坝 , 坝体上“黄河安澜国泰民安”八个大字十分醒目 , 激流中的“中流砥柱”石柱挺立于惊涛骇浪之中 。 古有“禹开三门”的治水佳话 , 今有大坝建设者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奋斗史 。 登临坝顶 , 思绪万千 , “茅津古渡 , 晚霞夕照 , 水天一色”“古栈道上 , 船工号子 , 高亢激昂”“高峡出平湖 , 船行柳梢头”“神门险 , 鬼门窄 , 人门以上百丈崖”……大坝库区的历史一幕幕掠过 。 三门峡大坝连接豫、晋两省 , 一边为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 , 另一边为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三门乡 , 1957年4月动工 , 1961年4月建成投入运用 , 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 时至今日仍然发挥防洪、防凌、灌溉和发电、供水等综合作用 。 唯黄河安澜 , 岁月方静好 。 一部艰辛的治黄史 , 也是黄河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史 , 黄河文化的精神动力在一次次与黄河水患的斗争中得以塑造、凝聚和升华 。
北濒黄河 , 南眺崤山 。 崤函古道遗迹位于陕州区硖石乡车壕村东南方向的一片山地丘陵之上 。 崤函古道为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 , 是东至洛阳西达长安的交通要道 , 也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一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 。 春秋时期著名的秦晋之战在此鏖兵 , 唐代诗人杜甫夜宿于此 , 写下了著名诗篇《石壕吏》 。 现存古道遗迹长约150米 , 路面宽3米至6米 , 车辙宽约1.06米 , 辙痕深0.05米至0.3米 , 略呈西北、东南走向 。 大河滔滔 , 丝路漫漫 。 古道虽经风雨剥蚀 , 辙痕依然清晰如初 , 加之周边原始、自然的环境风貌 , 真实、完整地再现了当年的情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