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iPhone 12发布 才算看懂蓝思科技的定增与收购布局

财联社(研究员李谨记)讯 , 千呼万唤始出来 , iPhone 12揭开面纱 。 北京时间14日凌晨 , 苹果公司在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了4款iPhone 12系列5G手机 。
【iPhone|iPhone 12发布 才算看懂蓝思科技的定增与收购布局】众所周知 , 中国不但是苹果极其重要的市场 , 更是最为重要的供应链所在 。 A股就有一众苹果产业链公司 , 其中不乏蓝思科技、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市值千亿级企业 。 因此 , 苹果的发布会 , 亦是观察A股产业链公司的重要窗口 。
比如 , 从iPhone 12外观的升级创新 , 就更有助于我们读懂其外观结构件的主要供应链伙伴蓝思科技今年以来的一系列举动 , 明白其150亿的定增+99亿收购背后的逻辑 。
iPhone 12:"销量雪崩"VS"超级周期"
一如从前 , 苹果此次发布会再度引发见仁见智的观点 。 看空的一方认为 , "不及预期"乃至"看股价就知道销量了 , 中国销量肯定雪崩";乐观的则认为4款机型全5G , 表明苹果不愿错过包括中国在内的5G盛宴 , 会迎来"超级周期" 。 有机构预测苹果手机2021年出货量将达2.2亿部 。
从股价表现而言 , 在发布会当天 , 苹果跌去2.65% , 次日微涨0.07%报得红盘 。 A股苹果产业链公司 , 在发布会后也大多跟跌 。
"分析师:看股价就知道销量了 , 中国销量肯定雪崩......",在看空的观点中 , 14日某媒体上述标题中引用的分析师话语尤为令人印象深刻 。
在引述网友吐槽iPhone 12"不香"后 , 报道称"有国内知名电子分析师"向采访人员表示 , "看苹果股价就知道销量了 , 定价太高 , 不看好能卖得动 , 中国销量肯定雪崩 。 "
"看股价知销量"的"雪崩论"观点 , 确实语出惊人 。 可惜该分析师没有显名受访 , 因此若后市销量果然雪崩 , TA也不过做了一次隐士 。
太平洋证券王凌涛电子团队则认为 , 由于乔布斯时代形成的印象 , 当新发布的iPhone产品没有革命性创新的时候 , 投资者会形成悲观情绪并粗暴地认为"低于预期" 。
但智能手机的发展已15年 , iPhone的定位越来越偏向必备的生活用品 , 只要定价策略合适 , 缺乏革命性创新其实并不能妨碍销量创下新高 。
权威市场研究机构CCS Insight的报告说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5G智能手机市场 , 也是5G覆盖最广的国家 。 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约占苹果总销售额的15% 。 因此 , 苹果此时加入5G这一盛宴 , 是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一项重大举措 。
国际数据公司(IDC)研究经理Will Wong则表示 , iPhone 12升级5G对苹果继续吸引中国市场的关注非常重要 。 "今年第二季度 , 中国出货的智能手机中几乎有一半可以接入5G网络 。 在中国最大的5家手机供应商中 , 苹果是唯一一家没有5G机型的 。 "
IDC中国此前还表示 , 此次iPhone12系列覆盖了699至1099美元的价格区间 , 其中mini版起售价格持平于上一代4G机型 , 不仅定价方面易于令消费者接受 , 其小尺寸机身下的屏占比升级 , 也对大量长期使用iPhone7、8系列用户的握持感受更加友好 , 有望激发该部分存量老用户的换机欲望 。 因此 , 苹果有望在600美元以上价位段提升自身市场份额 。
IMF预计 , 在众多经济体中 , 中国依旧是今年唯一能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
韦德布什证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丹尼尔?艾夫斯(Daniel Ives)则表示 , 中国的需求将成为苹果实现所谓"超级周期"的关键 。 "中国仍然是苹果成功的关键因素 , 我们估计 , 未来一年大约20%的iPhone升级将来自中国 。 "
Ives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在这一点上 , 我们看到中国在过去几个月里表现出相当强劲的势头 , 在至关重要的假日期间也呈现出积极趋势 。 "
苹果发布会前 ,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Katy Huberty曾预计 , 苹果在2021财年的iPhone出货量将达到2.2亿部左右 , 这一数字意味着同比增长22% 。
采访人员亦对iPhone 12在上市后的销量 , 相对乐观 。 除了前面讲到的中国经济向好外 , 还有几个原因 。
一是中国5G建设力度空前 , 苹果作为主要的智能手机之一 , 是5G应用的重要终端 , 会获得运营商在内的多方助力 。
二是苹果在中国有着庞大的拥趸 , 在5G版iPhone出现后换机的刚需不容忽视 。
三是上市恰逢中国的年末岁初 , 从过往来看 , 新版iPhone往往是倍受欢迎的年会福利和春节礼物 , 也会带动一部分的消费潮流 。
从发布会看蓝思科技的平台价值
iPhone 12销量的争议 , 部分原因源于发布时间的延迟 , 往年苹果多在6月发新品 。 在疫情来袭 , 局势更趋复杂的今年 , 苹果亦更加重视供应链 , 做了一些调整 , 以保证良率和进度 。 对蓝思科技这样的重要供应商 , 则赋予了愈加重要的角色 。
应该说 , 通过发布会 , 蓝思科技今年以来的定增、收购等一些列动作 , 其逻辑让外界看得更加明白 。
5G功能之外 , 发布会上iPhone 12令人印象颇深的就是外观件的升级创新 。 在公司CEO库克介绍iPhone 12系列产品的整体情况之后 , iPhone产品市场营销高级总监紧随其后出场 , 介绍了外观件的新成员--Ceramic Shield(超瓷晶面板) 。
从出场顺序和介绍所花费的时间篇幅来看 , 外观革新对于iPhone 12而言极为重要 , 此次发布的四款产品均搭载了超瓷晶面板 。
iPhone|iPhone 12发布 才算看懂蓝思科技的定增与收购布局
文章图片

iPhone|iPhone 12发布 才算看懂蓝思科技的定增与收购布局
文章图片

(iPhone 12中的各类创新合集)
超瓷晶面板兼具了坚固和高透光性能 。 超瓷晶面板的抗摔落表现比普通玻璃优秀四倍 。 iPhone 12的后盖玻璃亦经过了特殊的强化 , 在抗摔落、抗划伤等方面的性能上优于上一代产品 。
超瓷晶面板和升级的后盖玻璃背板 , 蓝思科技深度参与了研发 , 并负责全工段的加工 。 事实上 , iPhone 12中超瓷晶和玻璃外观件的加工交付中 , 蓝思科技承接了整体约70%的份额 。
全新的高性能材质的导入 , 超瓷晶面板加工难度、成本的提升 , 使得iPhone 12的外观件价值量有近40%的提升 。 对蓝思科技而言 , 意味着订单额的提升 。
苹果有一项同行艳羡的"钞能力" 。 由于iPhone多年来一直占据智能手机主要的利润 , 赚得多 , 就可以在研发投入大把的资金 , 在成本上负担起更多 , 给供应链更友好的对待 , 从而引领创新和技术进步 , 达到良性循环 。
多家机构预测 , 虽然要在10月和11月才能真正让消费者拿到货 , iPhone 12依然有希望在2020年实现7000万到8000万台的出货量 。
此外 , 华为mater 40亦将在10月22日发布 。 苹果、三星、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前三强都是蓝思科技的客户 , 此外 , 客户名单上还有特斯拉、微软、谷歌、亚马逊、小米以及vivo和OPPO 。
考虑到供应链的生产时间会相应提前 , 因此太平洋证券分析师认为 , 蓝思科技今年三季度、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有望持续大超预期 。
蓝思科技在2019年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 去年全年归母净利润24.69亿元;今年前两季表现依然强劲 , 上半年淡季不淡 , 录得155.68亿元营收和19.12亿元净利 。 如果到2021年一季度依然维持目前势头 , 将有望实现连续7个季度盈利 。
业绩的高增速凸显蓝思科技的行业地位 。 而且 , 在中国经受疫情考验后 , 蓝思科技复工复产的节奏稳健 , 也使其作为苹果、三星、华为和特斯拉等品牌全球核心一级供应商的地位更加稳固 。
显然 , 作为蓝思科技的创始人和董事长 , 周群飞更早看到了机会 , 才有了今年4月"石破天惊"150亿元的定增计划和8月99亿元收购可成旗下泰州两公司切入金属中框结构件领域 。
周群飞清楚 , 全球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行业"二八法则"凸显 , 头部品牌的中高端产品资源在加速向公司集中 。
"多大客住多大店 , 有多大店才能迎多大客" , 多出来的市场需求不应拱手让与别人 。 这个时候 , 加大进攻力度才会增加公司手中的筹码 。
事实上 , 今年4月彼时才700亿市值的蓝思科技 , 抛出150亿元的定增计划时 , 舆论一片哗然 , 质疑不断 。
但这一大手笔加码产能扩建和技术改造 , 涵盖智能穿戴、触控功能面板、车载玻璃面板和3D触控面板建设项目的举动 , 却让大客户们看到了周群飞的决心与诚意 。
果然 , 大客户投桃报李订单加码 , 例如iPhone se玻璃面板由蓝思一家独揽 。 蓝思科技今年上半年淡季不淡产销两旺 , 6月底的在手订单高达192亿元 。
此外 , 作为玻璃应用到手机上的第一人 , 周群飞深知 , 在面板和盖板都玻璃化后 , 将前后两块玻璃连结起来的金属中框愈加关键 , 因此在机会来临时直接就出手切入了金属结构件领域 。
99亿元收购可成科技旗下可胜科技和可利科技 , 新设蓝宝石晶体合资公司 , 坊间也猜测这也是秉承大客户意愿 , 强化公司在大客户供应链核心地位的举动 , 目标就是扩大公司在全球外观结构和功能件领域的领先优势 。
百亿扩产与百亿收购 , 在局外人看来是豪赌 , 周群飞身在其中者却或另有感受 。 今年5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 , 她专门谈到 , 5G、AI和IoT等技术的大规模商用加速了万物互联、催生了诸多应用场景 , "但凡跟智能相关的 , 基本都离不开屏 。 凡是要用到屏的 , 蓝思的玻璃防护都有很大的机会 。 "
蓝思科技在2019年报中如此认为 , 去年是公司实现高速发展的突破之年 。 扩大了细分市场占有率 , 优质资源加速聚拢 , 基本实现了产业链上、中、下游垂直整合平台的构建 。
当然 , 周群飞也是一个从不放过机会的人 。 在疫情来袭 , 大客户重新思考定位供应链管理时 , 她大手笔加码扩产 , 构建并强化平台级企业 , 增强在大客户的影响力 , 所以才有了蓝思科技顺应趋势朝平台级企业发展的举动 。
如果说一季度还只是看到趋势 , 在10月的发布会 , 则已初步看到结果了 。
150亿定增:天时地利人和
随着10月9日深交所网站官宣150亿元的定增获得证监会注册 , 蓝思科技的非公开发行只剩临门一脚 。 有很大概率贴近再融资计划的上限来获得发展的真金白银 。 应该说 , 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
在蓝思科技定增获批的同一天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国发【2020】第14号文)发布 。 文件明确 , 引导上市公司兼顾发展需要和市场状况优化融资安排 。
这就是天时 。
自2月14日再融资新规落地 , 至今已经超过半年有余 。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 , 截至9月28日 , 年内A股增发募资规模5838亿元(含配套募资) , 可转债募资规模1569.8亿元 , 配股募资规模439.5亿元 , 优先股募资规模99.35亿元 , 再融资规模合计7946.65亿元 。 其中 , 增发规模增长明显 , 同比增7.78% 。
不难看出 , 在应对疫情影响 , 提倡"六稳六保"的当下中国 , 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属于政策鼓励 。 此即谓地利 。
其实 , 蓝思科技在今年4月宣布启动最高达150亿元的定增时 , 不止引发媒体广泛质疑 , 股价也一度承压 。 管理层还不得不小心谨慎地多方解释 , 称"只是最高再融资150亿 , 不一定真融那么多 。 "
确实 , 彼时市值才600、700亿的蓝思 , 150亿已近再融资不超过总市值30%的上限 。 当时采访人员即跟周群飞说 , "150亿元的天量 , 不止是考验你们管理层 , 更考验交易所和会里的担当" 。
如今 , 蓝思科技拿到同意注册的通知 , 额度也是其申报的150亿元 。 随着中国疫情稳定后经济的复苏 , A股大盘向上 , 业绩增速客观的蓝思科技 , 如今市值已经迈入了1500亿元 。 150亿元的再融资 , 只不过是其市值的10% 。
因此 , 监管机构不打折扣的同意其150亿元的定增计划 , 这是一个让人有些想不到的结果 , 却又有着合理的逻辑 。
之所以说意外 , 毕竟150亿元确实不是一个小数字 。 要知道 , 到今年9月 , 湖南IPO发了10家公司 , 加起来的融资额也才110多亿元 , 这还是湖南IPO融资的年份新高 , 此前的记录是2017年上市17家湘股 , 募资总共70多亿 。
单个案例而言 , 蓝思科技今年150亿元的再融资 , 在A股目前排名第二 , 仅次于200亿元的宁德时代 。
说其合理 , 是蓝思科技再融资投向的消费电子、智能可穿戴和车联网领域 , 都是国家鼓励且企业自身具备优势的项目 。
如蓝思科技在公告中所言 , 募投项目是为了"缓解市场供需矛盾" 。 用国发14号文的说法 , 属于"上市公司发展需要" 。 而且 , 从历史融资承诺投资金额100%的实现率来看 , 蓝思科技确实是个优等生 。
看看本次150亿元定增的主要投向 , 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项目15亿元 , 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设项目45.3亿元 , 3D触控功能面板和生产配套设施建设项目63.3亿元 , 余下为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
前述三个项目达产后 , 有望给公司带来131亿元营收 , 约为公司去年总营收的44% , 等于再造半个新蓝思 。
而且 , 此举使蓝思科技在可穿戴、车联网两个领域的投资 , 达到和3D玻璃相当 , 能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降低3D玻璃业务集中风险 。
因此 , 用长江证券研报的标题是"蓝思科技:定增获批 , 腾飞可期" 。 《增广贤文》话说 , 叫做时来铁似金 , "当时若不登高望 , 谁信东流海洋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