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李丹婕:薛爱华与《朱雀》的写作背景( 六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李丹婕:薛爱华与《朱雀》的写作背景
本文插图

英国博物学家约翰·雷1962年出版的《植物新方法》一书的藏书票
我们只有将薛爱华放置在特定的学术发展时空坐标当中 , 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朱雀》的写作背景和薛爱华独特的研究风格 。 人类学的视角、历史语言文献学的基础、博物学的趣味都深深影响着薛爱华的选题和取径 , 而这些知识结构的形成 ,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背景 , 那就是上世纪中叶以降伯克利加州大学汉学乃至相关人文学科的蓬勃发展 。 人类学家克虏伯、罗维 , 东方历史语言文献学家卜弼德 , 中国古典文学、比较文学专家陈世骧等人因缘际会于伯克利 , 为这所向以开放著称的大学奠定了深厚、多元且具有创造性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基础 , 薛爱华在伯克利接受教育 , 又长期在这里教书育人 。 伯克利丰沛的汉学研究土壤滋养了他 , 而他又回过头来反哺了这所大学 , 包括《唐代外来文明》在内的系列专著 , 无一例外出自加州大学出版社 , 就是例证 。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 , 1948年 , 也就是薛爱华拿到博士学位后的次年 , 著名的历史学家艾博华(Wolfram Eberhard, 1909—1989)来到伯克利大学访问讲学 , 并很快受聘于该校社会学系 , 得到长期教授职位 , 直到1976年退休 。 艾博华研究有夙 , 视野广阔 , 授课对象不限于本系 , 还吸引了大量东方语言系、历史学系和人类学系的听众 。 艾博华也以历史语言文献学为基础 , 对东亚、中亚和西亚的社会与文化探研有夙 , 贡献卓著 , 罕有其匹 , 甚至为视为研究全亚洲的“启蒙者” 。 艾博华研究范围极为广泛 , 但终其一生都对亚洲地理、民族和各地民俗文化、民间故事兴趣不减 , 有关于此的创见蔚为大观 。 《朱雀》一书除大量采用诗歌材料外 , 另外一个极其鲜明的特色就是对笔记、小说、轶闻与志怪等文类的运用与分析 , 此中独到的眼光或也与艾博华影响下的伯克利人文学风分不开 。

南选制、科举制、市舶司、岭南节度使等种种制度的建立与推行都对中央与南越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 这种影响势必也改变了南越在唐朝权力结构、政治版图和知识系统中的位置 , 进而造成人们对当地印象的改变 。
正如柯睿教授提到的 , 薛爱华发表关于中国茉莉的札记后 , 关于这一话题的研究条目已逾百条;这一不甚起眼的例子提醒我们 , 时隔半个世纪、各个研究专题和细节都积累了丰硕学术史的今天 , 回过头来盲目批评薛爱华著作的不足是欠公允的 , 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能以批判的眼光经典重读 。 和优点一样 , 《朱雀》的弱点也非常明显 。
本书虽然从族群、语言、地理、习俗和物种等多个方面强调南越并非铁板一块 , 是驳杂、多元的存在 , 但就全书论述来看 , 作者却将唐代 , 特别是八、九世纪的南越视作一个整体的历史时空来考察 , 共时性观察是其亮点 , 但遗憾却在于缺乏具体的历时性分析 , 由此在《朱雀》中 , 我们只能看到唐代南越纷繁异常的面貌和意象 , 却看不到这些种种意象之间的嬗变与联系 , 尤其是时间线索上的联系 。 南选制、科举制、市舶司、岭南节度使等种种制度的建立与推行都对中央与南越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 这种影响势必也改变了南越在唐朝权力结构、政治版图和知识系统中的位置 , 进而造成人们对当地印象的改变 。 只有结合唐朝政治史、制度史的背景 , 这一历时性的线索才能出现 , 但本书基本上没有照顾这一背景 。 征引文献虽然不乏国史、通鉴、方志、政典等传世文献 , 但所引内容基本偏重地志、土贡类 , 涉及史事者很少 , 至于《唐大诏令集》《唐会要》《册府元龟》等和唐朝政治制度演变关系密切的重要文献 , 本书则鲜有使用 。
说到本书的谋篇布局 , 作者在最后一章指出 , 中古南越的景色和生物 , 从天空到海洋 , 岩石到河流 , 野兽与鸟类 , “遵循了上帝造物及从诺亚方舟登岸时的顺序”(501页) , 但这样的安排其实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 作者坦承 , 其实“尚无一个统一的视界” 。 确实如此 , 本书篇幅庞大、内容丰厚 , 很少有读者的知识体量可与作者相匹 , 而即便有相应的知识体量 , 恐怕也很难抓到本书结构的线索 。 本书结构看不到清晰的呼应关系 , 而且篇幅存在明显的失当 , 第四章《女人》十七页 , 第十章《植物》却达八十七页 。 当然凡是《朱雀》一书中没有展开的篇章 , 比如第四章《女人》、第五章《神灵与信神者》、第六章《世界》、第七章《天与气》等在此后都被不同程度发展成了专书 , 但这并不能成为《朱雀》篇章间明显详略失当的理由 。 这与作者的关注点有关 , 进而又影响了他的文献采集 , 《神灵与信神者》一章的佛道部分基本依靠当时的二手研究 , 几乎没有采用任何僧传、道藏类文献 ,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