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雨听涛|上颌窦内提升术发展



看雨听涛|上颌窦内提升术发展
本文插图

近年来 , 随着口腔种植修复不断发展 , 已经成为人类缺失牙的重要修复方式之一 。 然而临床上颌后牙区的种植修复常会遇到患者缺牙区上颌窦底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即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 , RBH)严重不足 , 不能采取常规种植修复 , 使种植修复受到限制 。
目前 , 在进行牙种植时解决这一问题最常用的手段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 , 上颌窦底提升术包括经上颌窦侧壁开窗的外提升术和穿牙槽嵴顶入路的内提升术 。 上颌窦内提升的原理是抬高分离上颌窦底黏膜形成空腔 , 通过纤维蛋白凝块的生成 , 使骨质增生 。 上颌窦外提升术可以在直视下进行黏膜提升 , 但手术创伤较大 , 术后较易出现并发症 。
1994年首次介绍了通过骨挤压器经牙槽嵴顶入路提升上颌窦底的方式 , 即上颌窦内提升术 , 由于内提升术后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操作简单 , 且对患者损伤更小 , 患者更易接受 。 Jensen等将剩余牙槽骨高度分为4类 , 并提倡在7mm≤RBH≤9mm时采用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植入种植体 , 而在4mm≤RBH≤6mm时推荐行上颌窦内提升植骨术植入种植体 , 但近些年也有报道认为剩余牙槽骨高度为4~6mm也可行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 , 甚至有文献报道RBH为1~2mm的病例能成功行上颌窦内提升植骨术 。
目前 , 对于上颌窦内提升植入材料的选择和近远期效果等尚存争议 。 因此 , 本文针对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手术方式、植入物与骨增量的关系、近远期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归纳总结 , 作一综述 。
1.上颌窦解剖特点
上颌窦为鼻腔周围上颌骨内的一对含气锥形骨质空腔 , 窦壁骨质内直接覆盖黏膜 。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 咀嚼情况或正畸治疗等都会导致上颌窦大小及表面形状的个体化 , 有一部分上颌窦会出现上颌窦骨嵴 , 大多出现在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 , 骨分嵴可能会造成术中上颌窦黏膜穿孔 。
通常认为 , 国人上颌牙槽骨随年龄变化而改变 , 40岁后达到稳定状态 。 上颌窦底垂直骨量不足的原因除了增龄性改变 , 还有炎症性病理吸收、上颌窦扩大气化或失牙后牙槽嵴萎缩 。 若剩余牙槽骨垂直高度严重不足时行上颌后牙区种植体植入 , 可能会导致种植失败 。
2.上颌窦内提升手术方式
1)骨锤敲击法:目前临床上最普遍使用的上颌窦内提升方式是Summers骨锤敲击法 , 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 , 但因在盲视下进行操作 , 上颌窦黏膜穿孔不易发现 , 并且提升高度有限 。 Si等回顾性研究表明在1.30~10.02mm的剩余牙槽骨高度范围下 , 4年期随访窦底骨增量为2.95mm左右 , 9年期随访窦底骨增量约为2.16mm 。
2)球囊提升法:2005年Soltan和Smiler介绍了球囊上颌窦提升法 , 初期仅为侧壁开窗时使用 , 如今 , 已经成功运用在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中 , 通过球囊的膨胀抬高黏膜 。 Chan等在尸体上运用球囊提升法和传统骨锤敲击法作对比 , 最终上颌窦黏膜提升高度分别为8.3±3.1mm和8.1±3.1mm , 提示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 Dhandapani等病例研究显示运用球囊提升法没有并发症发生 , 并且在植入异体松质骨和骨髓颗粒植入物后观察6个月 , 牙槽骨高度能平均提升4.34mm 。 然而 , 此方法仍需要更大样本研究证实其治疗效果 。
3)液压提升法:2005年 , Sotirakis和Gonshor描述了使用液体压力提升上颌窦底黏膜的方法 , 此方法操作简单 , 患者术后不适症状较轻 , 在猪模型实验时有3.3%的穿孔率 。 Bensaha在平均21周的随访研究中显示平均骨增量为12.03±2.1mm 。 Tallarico等对平均剩余牙槽骨高度为5.2±1mm的患者进行上颌窦内液压提升并植入骨移植材料 , 约8个月的愈合期后 , 平均骨增量为10.9±2.43mm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