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猪托运|停车越来越难,为什么城市越来越大( 二 )


肥猪托运|停车越来越难,为什么城市越来越大
文章图片
2018年出台的“西安标准” , 通过行政法令强制提高停车配建标准 , 并根据人口密度和交通通达性将全市分为四类地区 , 执行不同的停车配建标准:
环城路内作为一类地区 , 由于老城区开发的限制 , 配建标准相对较低 , 根据户型大小每百平方建筑面积需配备0.9-1.0个车位 。 配建标准向外逐级提高 , 到了公共交通相较不便的三环外 , 则执行最高的四类地区标准 , 每百平方建筑面积需配备1.2-1.3个车位 。
如今西安的车主有切身的感受 , 三环外的停车场空空荡荡 , 城墙里的人行道也塞满了车 , 而这与西安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有着莫大的关联 。
城墙内分布着密集的住宅、商场和旅游景点 , 二环线三环线的重要交叉点又分布着密集的写字楼和办公区 , 这些区域的停车需求明显高于其他地方 , 但高昂的地价和古城的限制开发令 , 阻止了更多配建停车场的建设 , 只能“凑合用用” 。 同时 , 作为旅游城市 , 西安更是面临着一些特性的停车需求 , 例如停车周转率高、节假日停车需求成倍增长等 。
因此城市的空间结构、土地利用状况影响了停车位的供应 , 而不断激增的机动车数量影响了停车位的需求 , 保持均衡依然是理想中的期望 。
03
试图解决“停车难”来实现汽车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 很早就进入到一些国际发达城市的研究领域和实践范围 。
肥猪托运|停车越来越难,为什么城市越来越大
文章图片
■西门下穿式立交入口
扩容、限流 , 是早期欧美国家解决停车问题的策略 。 人多地狭的日本一马当先 , 通过制定法律增加城市停车场容量 , 尤其是在1957年和1962年依次通过了《停车场法》和《保管场所法》 , 要求东京这类大城市的商业区和大规模建筑 , 在新建和改建时必须配备相应的配建停车场 , 并同样要求拥有汽车的车主 , 需要自行配备车库停放自家车辆 。
一边是扩大供给 , 另一边就要降低需求 。 在伦敦、巴黎这样的欧洲城市 , 早期可以在路边随意停车 , 但路上停车占用了相当的公共道路 , 容易造成意外和拥堵 。 随后 , 1960年代初 , 巴黎在市中心主干道上设置了蓝色禁停区 , 同时 , 对其他边缘道路上停放的车辆计时收费 。
高昂的停车费用 , 让人买得起车却停不起车 。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 , 扩容、限停在城市机动化早期 , 的确起到了舒缓城市交通的作用 。 除此之外 , 大力发展载客效率更高的公共交通系统 , 以及提倡自行车出行也被广泛应用 , 来解决汽车带来的城市病 。
肥猪托运|停车越来越难,为什么城市越来越大
文章图片
■红庙坡立交
上世纪70年代后 , 东京基本保持了每增加100万辆机动车即建设100km地铁的建设速度 , 提高首都圈的公共交通通勤速度 , 建造了超过2000km的市郊铁路网 , 每日承担客流愈3000万人次 , 减少开车出行的需要 。
而在欧洲 , 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等城市 , 建立了完备的城市局部自行车道网络 , 提倡自行车出行 。 目前哥本哈根有超过40%的市民选择骑自行车上班 , 绿色出行极大程度缓解了机动交通带来的拥堵和污染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探讨了汽车高速增长带来的城市拥堵 , 进而制约区域发展的问题 , 并提出一种“自然的限制”思路 , 这种思路尝试对汽车的空间需求不再一味妥协 , 除了提高不同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 , 减少人们的无用奔波外 , 尊重行人、骑自行车的人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 使他们达到一种此消彼长的自然限制状态 。 但这种限制不能是武断的 , 必须与城市的内生发展节奏相匹配 。 西安之前实行过的“车让人”政策 , 也算是这种思路的一种实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