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弯道超车?美日芯片争霸战讲述的并非弯道超车

芯片弯道超车?美日芯片争霸战讲述的并非弯道超车撰文丨墨黑纸白一、对芯片问题的高度重视 , 我们是从2013年就开始的关于芯片问题 , 2014年已经被以国家级战略提及和研究 , 当时的议题是: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中国芯”有无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当时的讨论就提出了关于芯片的几个关键问题:芯片进口额十余年超原油 , 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劣势 , 我国企业依然很难与国外巨头竞争 。就这个问题讨论现场有两个观点 , 第一个是我国一些部门、企业还是习惯跟踪思维 , 国外有什么东西就跟着做什么东西 。邓中翰代表指出:“跟踪时代已经结束 , 我国应根据自身实力在新的领域中寻找机会” 。第二个是加大投入仍必要 , 有人建议设立先进半导体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 建立稳定财政投入增长机制 , 加大对半导体设计、制造等方面重点企业集中投入 。针对这两个观点 , 我们的社会更侧重于第二个观点 , 而那个时候我们在芯片进口方面还没有遇到被各种卡点的遭遇 。纸白君认为居安思危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 只是居安思危更为关键的要害在于 , 不让危险落在自己头上 , 而非通过居安思危的方式来寻求放手一搏式弯道超车 。二、海澜之家虽然辟谣 , 芯片产业确实遭遇热炒问题今天海澜之家辟谣说 , 他们公司没有设立半导体新公司 。 虽然如此 , 但从2014年开始到今年的芯片热 , 已经足以让很多不了解芯片的公司想要插足这行业 。但问题是芯片从来就不是个赚快钱的产业 , 一些根本不相关的公司集体插足意在何处?根据相关信息 , 2018年格力宣布造芯 , 而在家电领域怀揣着“造芯梦”的不止格力一家 , 康佳、创维、TCL都朝着芯片领域积极布局 。是否成功了?这个事我们暂且放下不谈 , 只谈从整个芯片生产制造流程来看 , 研发周期长 , 烧钱速度快 , 光有钱不行 , 还得有耐心 , 关键是不能骗补贴 。让我们把目光放在美日芯片争霸上 , 20世纪80年代 , 美国在全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先地位逐渐丧失 , 并慢慢被日本超越 。1987年由美国政府牵头 , 集合14家美国最大的电子公司成立了芯片研发联盟Sematech 。通过几年的努力 , 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又夺回在集成电路领域的霸主地位 。 截止2018年 , 全球前15大半导体厂商中 , 美国企业的数量达到7家 。三、美国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追日本的?那么他们是以什么的方式来完成反追呢?相关信息指出:美国迅速形成政府、国家研究机构、大学和民间研究机构及企业之间的联合开发体制和机制 。这一套联合会发开体制和机制我们并不陌生 , 甚至操作起来还很顺手 , 但为什么6年下来了 , 我们仍未有完美的起色呢?这个问题可能是核心所在 。一个前期不赚钱的超长周期巨额投入的产业 , 即便是以整个社会的力量来支撑 , 依然有它足够大的困难难以克服 , 美国在反追的时候是因为它本来技术就过硬 。最为关键的是相关人才极度稀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聘教授、核高基专家陈军宁表示:人才作为该行业发展第一资源 , 对于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给出的数据是:根据国家的产业推进纲要 , 预计到2030年 , 我国将需要70万人 , 这个缺口还有40万 。于是摆在芯片弯道超车路上的问题就集中出现了 , 过热的资本 , 稀缺的人才 , 落后的技术 , 漫长的盈利 , 以及各地方积极上马此类项目可能造成恶性竞争 。而我们普通人现在依然非常热衷甚至强烈期盼 , 不仅是芯片 , 包括各行各业各种能与世界接轨的 , 都要短时间内实现弯道超车 , 这种氛围是诡异的 。四、去弯道超车的急躁心态 , 脚踏实地才能让芯片等开花结果相关人士指出:“中国芯片行业弯道超车的策略不现实 , 弯道超车的前提是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 。 ”许小年也指出:“我最反感一句话是跨越式发展、弯道超车 。 我看了多少弯道翻车 , 我没看到过弯道超车 。 不老实 , 投机取巧 , 是我们很多企业的毛病 。 ”那么我们的芯片就没有未来了吗?有的 , 教育部在这两天发文说: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教育部表示:统筹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平台等资源 , 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 , 为国家解决 " 卡脖子 " 问题和推进科技创新作出贡献 。其实也不只是教育部目前的表态 , 从2014年到现在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 , 也都一直在表态 , 但事情还是要一件件的办 , 道路还是要一步步的走 。相对于我们来说 , 弯道超车过于急躁了 , 我们最该怕的不是谁领先了我们多少 , 我们最该怕的是 , 我们能不能继续沉稳前进以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 。问题我们知道在哪里 , 应对方法我们也知道是什么 , 那么不犯错误 , 不走弯路 , 不求努力中拔苗助长 , 但求努力中循序渐进 , 芯片这类的高级花总会开的 。2020—9—24落笔于墨辩閣微信私人号:mhzb726微信公众号:moheizhibai72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