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到苏东坡:旷达就是活在当下( 二 )
黄慎 《东坡赏砚图》3“文采”就是找到那个最准确的词宋金对峙时期 , 北方文宗元好问曾评价苏轼的词“性情之外 , 不知有文字” 。 我们读苏轼的诗文 , 也会有同感 , 他的性情和学养 , 皆自然内化为他的文笔 。苏轼自海南遇赦北还至广州 , 时任广州推官的谢民师携诗文求教 , 二人倾盖如故成为朋友 。 苏轼离开广州后 , 他们还经常书信往还 , 也因此有了那篇著名的文论《答谢民师书》 。 信中苏轼解答了一个很多人心中都有的疑惑 , 即孔子说的“言之无文 , 行而不远”与“辞达而已矣” , 这两句话是不是有矛盾?苏轼讲得很精辟 , 一语道破天机 。 他说实则并不矛盾 , 为什么?因为“求物之妙 , 如系风捕影 , 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 , 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 , 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 辞至于能达 , 则文不可胜用矣” 。这几句话仍是现代文学理论关于创作的首要和核心命题 , 即感受与表达 。 感受能力就是天赋 。 一个人得有独特的感受能力 , 要能“求物之妙” , 你先得是个妙人 。 因为求物之妙 , 如同系风捕影 , 不可捉摸 。 妙人可是很稀有的 , 苏轼说这样的人大概千万人中可能也很难遇见一个 。 难道这还不叫天赋吗?感受能力或可以培养 , 但独特的感受是与生俱来的 。 虽然这多少令人有点沮丧 , 然而我们不能无视这个事实 。 这样的天赋 , 也是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谓的“诗关别材” , 即诗不是“写”出来的 。有了独特的感受 , 能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 这是第二步 。 也是一个人可以用功的所在 , 通过接受教育 , 多读多写 , 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能求物之妙 , 而后能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 , 苏轼说这就叫“辞达” , 这就是文采啊!这样写出来的文章 , 就会如行云流水 。缺乏独特的感受能力的人 , 或不知怎么准确表达的人 , 往往喜欢用一些故作高深的词 , 以掩饰其感受和表达能力的不足 。 苏轼举例说 , 比如西汉扬雄“好为艰深之辞 , 以文其浅易之说” , 就是这种情况 。从古至今 , 有些人写诗 , 心中并无几多感受 , 更无独特的感受 , 为了让诗显得更有诗味 , 他们故意把话说得晦涩或文艺 。 不知就里的外行以为这就叫文采 , 其实这是对文采的误解 , 且恰好证明了文采的不足 。 当然 , 故意写成大白话 , 又成了另一种媚俗 。 这些并非出于感受和表达的选择 , 都是虚妄不对的 , 文采的关键只在于有了感受 , 然后找到那个最准确的词 。
尤荫《东坡石铫壶图》4何谓“活在当下”?如今 , “活在当下”成了很多人的姿态签名 , 而苏轼的乐天知命正好被引为偶像来自我加持 。 在普遍失去方向感的时代 , 我们都需要精神安慰 , 这本身没有错 。 但更重要的是 , 如果想获得真正的力量 , 而不是一碗麻醉的鸡汤 , 那就得用心好好想想 , 什么是苏轼的旷达和当下 。我们再以《定风波》为例:/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这首词的小序也很有意思 , “三月七日 , 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 , 同行皆狼狈 , 余独不觉 , 已而遂晴 , 故作此词 。 ”出门在外 , 中途忽然遇雨 , 如果都没有带伞 , 这时你观察周围的人 , 绝大多数都会显出仓皇狼狈之相 , 或抱头急走 , 或心生不快 。 此时如果泰然坦然 , 不仅不为急雨所苦 , 反能享受雨中的乐趣 , 那么你就是苏东坡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 这是旷达 , 也是当下 。 旷达的意思就是活在当下 。 但不是及时行乐 , 而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 做自己的旁观者、局外人 。下片更有深意 。 “料峭春风吹酒醒 , 微冷 , 山头斜照却相迎” , 人生在世 , 就是这样的风雨阴晴 。 雨和晴都是无常 , 无常才是常态 。 如果下雨就烦恼 , 天晴就欢喜 , 那就不能超脱 , 反之亦然 。只有像东坡 , “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这一回首 , 方才所历空如一梦 , 这就是悟 。 而“活在当下”的意思 , 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 既要看到没有风雨 , 也要看到没有晴 。 也就是说 , 不论快乐还是痛苦 , 我都要看破 , 都不执着 。 不执着有 , 也不执着无 , 才能得自在 。快乐流过 , 痛苦流过 , 我还是那个真我 。
推荐阅读
- 笑着低下头的 都是聪明人
- 怀才不遇才是常态
- 成都东坡肘子和苏东坡有无关系
- 大宋朝娱乐圈有吸毒者,歌词作者苏东坡
- 进宫看苏东坡之前,你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 苏轼的月亮与悼亡诗:今晚月亮上是什么时间?
- 世人皆爱东坡词:望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