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与张金哲的百岁人生( 三 )

  好在动手创造是张金哲的强项 。 幼年时他就喜欢蹲在木工身后一看半天 。 燕大重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 , 养成了他手脑并用的习惯 , 具有极强的应变实操能力 , 当年学校话剧队幕后的电闪雷鸣等特效 , 全是他一个人鼓捣 。

  这次 , 他索性在自己家里开“作坊” , 动手自制和改良儿童诊断及手术器械 。 这个能讲一口流利英文的西医才俊 , 竟然白天上班 , 晚上做工 , 变成刨锯凿切全能的小工匠 。

  他与麻醉专家谢荣合作 , 首创肌肉注射硫喷妥钠基础麻醉 , 以及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 并成功推广 。 这在20世纪50年代的特殊困难时期 , 直接推动了小儿外科手术在各地迅速开展 。 小作坊里先后诞生的50多项发明设计 , 全部针对儿童外科诊断和手术中那些绕不开的急难险重 。 这些简易“神器”通过交流直接带动和提高了全国小儿外科的水平 。

  其中 , 80年代的两项创新发明特别耀眼 , 这就是被国际同行称道、使用并正式命名的“张氏钳”“张氏膜” 。 这两项根治新生儿腹部畸形的创新手术设计 , 彻底颠覆了国际传统戒律 , 使以往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 患儿痛苦减轻了 , 手术效率大大提高了 。 还有胆总管防反流再造的手术“张氏辫” , 小儿肛瘘挂线疗法与小夹板配合牵引治疗小儿骨折 , 首开门诊手术、简易病床房 , 解病床不足之困……数十项“首创”出自他手 。 即使在“文革”“靠边站”时期 , 张金哲也没停住 , 一面自制清扫卫生的工具 , 一面研制出第一台儿童心电监护仪 。

  一手搞硬件创新 , 一手自身打铁 , 张金哲闻名遐迩的小儿外科诊断“金手”就是这么“炼”成的:徒手为小婴儿插喉管、用两个手指在胸壁内外为小婴儿做心脏按摩等 。 至于他亲手做的手术 , 则创下太多“之最” , 仅小儿阑尾炎一项 , 他就创造了30年1.5万例无死亡的纪录 。 改革开放后 , 他主持编写了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小儿门诊外科学专著 , 不断以多领域的新学说、新经验、国家级新成果 , 影响了整个小儿外科事业的发展进步 。

  每谈到这些 , 他总轻描淡写说这是情势逼迫使然 。 但正是由于他的开拓和引领 , 小儿外科从一个单一学科科室 , 发展到拥有肿瘤、泌尿、骨科、整形外科、心脏外科、神经外科等十几个学科 , 医、教、研、防的成熟医学体系 , 并逐步走向微创化、分子化、数字化 。

  他是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的首任主任委员 , 曾被国际同行尊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 , 迄今仍是全国小儿外科领域的灵魂人物 。 身边的人知道 , 这些并非只因为年龄、资历、院士等头衔和国内外大奖 , 而是他在小儿外科每一个发展阶段实实在在的心血付出和巨大贡献 。 良师楷范 , 景行昭昭 。

  约贾立群 会王焕民

  80岁以后的20年中没离过岗 , 这是张金哲漫漫人生中最“牛”的地方 。 到医院查房、出门诊已经是他的一种生命状态 。 前几年每周来院里工作三次 , 疫情前至少两次 。 疫情后医院安排他每周上班一次 , 不再直接看病人了 , 他服从 , 但心痒 。

  今年8月以来 , 张金哲来北京儿童医院约见较多的人是他曾经的博士生、小儿肿瘤外科主任王焕民 。 但是前些天还约见贾立群——也是名扬全国的新闻人物、B超达人 。

  同样退而不能休的晚辈贾立群如今也已67岁了 。 他说张金哲让他仰视了一辈子 , 至今见他还是诚惶诚恐 。 他说那天一进屋 , “老人家先从沙发上站起身 , 迎上握住我的手” , 让他一时手足无措 。 先生100岁的思维依然机敏 , “见面谈业务常用英文 。 大概是因为表达准确 , 好在我还能接得住” 。 贾立群说张先生的工作标准极高 , 细致、较真又讲方法 , 早在4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