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与张金哲的百岁人生( 二 )

  抗战胜利后不久 , 认定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张金哲成为北京中央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前身)的实习医师 , 以出色的工作业绩 , 在不长的时间内晋升为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 。

  1948年前后 , 多地医院的产科病房遭遇了可怕的“皮下坏疽”风暴 , 就是新生儿极易发生的急性皮下组织细菌感染化脓 , 传染性极强 , 致死率是可怕的100% 。 眼睁睁看着娇嫩的新生儿一病房一病房地死去 , 已是住院总医师的张金哲焦虑万分 。 他觉得如能抢在发生大面积感染前 , 把患处切开放出脓血 , 或能救人于水火 。 虽然这个想法在患儿尸体上实验证实可行 , 但在“化脓未局限、未熟透 , 不准切”的传统医学禁忌面前 , 中西医老师们均不支持手术治疗 。

  万没料想 , 此时张金哲刚出生的女儿也不幸被传染上皮下坏疽 。 甚至来不及和妻子商量 , 他冷静而果断地拿起了手术刀——自己的女儿总可以试吧?不做手术就是放弃女儿的生命 , 这样做了 , 至少有了第一例实验样本 。 结果 , 女儿得救了!消息不胫而走 , 手术治疗很快得到推广 , 成千上万的皮下坏疽患儿因此重生 。 在张金哲的收容记录中 , 皮下坏疽死亡率迅速下降到5% 。

  28岁 , 已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 张金哲却心有不安 。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隆隆炮声中 , 他在思考该怎样以一个医者的良心和使命参与建设新中国 。 长期受“耀华”“燕京”“协和”等西式教育熏陶的张金哲 ,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脚步中逐渐完成思想洗礼 。

  在抗美援朝期间 , 张金哲作为手术队队长 , 两次赴朝 , 立了两次大功 。 特别是部队缴获了大量美国的麻醉机和气管插管 , 前方急需却无人会用 , 张金哲就地自编讲义 , 开办麻醉培训班 , 以精湛的专业优势培养了第一代部队麻醉师 。 他那些讲义经改编 , 成为我国最早的麻醉学专著《实用麻醉学》 。

  学医的人都知道“宁医十男子 , 莫医一妇人;宁医十妇人 , 莫医一小儿”一说 。 但是有了那次“拿自己女儿开刀”的经历后 , 张金哲认真地把目光转向了一片荒漠的小儿外科学 。

  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新世界”里 , 张金哲在中国儿科学奠基人诸福棠的支持举荐下 , 决定接受挑战——创建全国第一个小儿外科 , 完成了人生又一个重要抉择 。

  从选择学医 , 到确定主攻方向 , 国家和民族在他心里的分量举足轻重 。 1956年 , 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五张病床 一个作坊

  几年前 , 笔者在张金哲先生家的旧抽屉里 , 看到过各种用途的小工具——这是当年他开小作坊做儿医器械的遗迹 , 见证了中国小儿外科学起步阶段艰难苦涩的历史 。

  新中国第一次卫生会议后 , 张金哲被调到北京儿童医院 , 正式创建小儿外科 。

  那是名副其实的白手起家 , 一切归零 , 手里仅有从小儿内科病房分出来的5张床和一本书——儿科主任秦振庭从美国带回的《小儿腹部外科学》(Ladd著) 。

  没有诊断和手术用的器械 , 何来小儿外科?可那正是西方“卡脖子”的时期 , 没有什么条件是可以坐等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