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哈啰单车李开逐:在充满厮杀的共享单车赛道,把一手“差牌”打到“第一”( 二 )


李开逐:创业成功的概率本身是不高的 , 互联网行业马太效应尤为明显 , 大多遵循“强者越强”的规律 。 当时摩拜和小黄车手里各有超过10亿人民币的融资 , 哈啰只有不到4000万 , 外部差距非常大 。 但从内部来说 , 我们对这个业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 当同行在关心怎么投车的时候 , 我们就认定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很关注线下运营能力的提升和一线运营人员的工作效率 。 比如找车 , 别人一天只能找10辆 , 但我们能找30辆 , 这也会形成优势 。 我们是最早花费大量精力去布局精细化运营、网格化运营的 。
上观新闻:为何能实现“后来居上” , 你们后来做过复盘吧?
李开逐:成功或多或少有运气的成分 。 我说了互联网行业马太效应非常明显 , 像哈啰单车这样从第二梯队起步 , 且是和第一梯队相隔甚远的情况下能实现赶超 , 确实非常少见 。 这里面也有行业的独特性:
首先 , 共享单车业务和很多业务有差异 。 比如网约车 , 滴滴作为网络平台 , 是做匹配 , 供给越强 , 体验越好 , 用户就越多 , 这又会刺激更多的供给加入 , 实现“强者越强”;比如微信 , 它是一个社交平台 , 你的朋友都在上面 , 那你即使不满意 , 也必然会继续使用它;再比如手机这样的产品 , 你一旦买下了 , 不管体验好不好 , 你都会用上一年半载 。 但共享单车和它们都不一样 , 它提供的是一个租赁业务 , 用户忠诚度没那么高 , 每天都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 这对企业来说会非常苦恼 , 典型的“易攻难守” 。 那么在这个领域 , 暂时的领先就没有太大的可靠性 , 这应该也是当时共享单车会发展到连颜色都不够用的原因所在 , 大家都觉得还有机会 。
其次是发展速度带来的结果 。 每个行业都需要时间走向成熟 , 但这个行业在资本的催生下成长速度加快了 , 几乎是用半年的时间就把一个正常行业需要三四年时间走的路都走过了 , 这给产品带来了问题——共享单车在当时是个全新的行业 , 家用的单车一般都是打气胎 , 到了共享场景下 , 需要用实心胎 。 因此 , 最早期投入市场的一批产品的体验并不好 。 车子不好骑 , 但先头部队的企业已经投入了几十亿 , 这些资产投出后不可能用了三个月就报废 。 哈啰单车进场晚 , 发展初期经济实力也没那么强 , 反而是等我们有能力大量做车的时候 , 行业已经发展到可以造出好骑的车的阶段 。 共享单车行业的后发优势 , 被我们抓住了 。
理性布局 , 有多少资源就撬动多大市场
上观新闻:后来被传为佳话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 在当时是主动为之还是无奈之举?
李开逐:“农村包围城市”这个说法 , 严格来说并不准确 。 我们2016年11月投车的时候 , 国内市场上真正在运营的城市并不多 , 也就北上广深先“热”了 。 当时进大城市的好处显而易见 。 首先是政策上很安全 , 因为已经有人进了 , 用户也不需要教育了 , 不用担心接受度 , 而且在一线城市发展便于融资……这么多的优点 , 表明应该把车投放到大城市 , 但最后我们还是决定选择从二三线城市入手 。 因为一旦选择进入一线城市 , 至少要一次性投放20万辆单车才能见效 , 而当时哈啰总共也才几万辆车 , 每天的产能只有一千台 。
上观|哈啰单车李开逐:在充满厮杀的共享单车赛道,把一手“差牌”打到“第一”
文章图片
充满竞争的共享单车赛道 , 曾经一个屏幕都放不下所有的APP
试想 , 几万辆车在大城市完全没有密度可言 , 就像一滴水洒进黄浦江 , 马上被稀释掉了 。 从务实的角度出发 , 就选择了避开大城市直接竞争 。 但也不是“农村”的概念 , 我们是选择了苏州、宁波、厦门这样的二线城市 , 核心只是避其锋芒 , 选择一种务实的竞争策略 。 但是其实也躲不开 , 很多品牌很快就跟进了 。
上观新闻:当时是有多少资源就撬动多大的市场 , 但可能就是一开始的占有量决定的 , 至今很多人并没感觉到你们是一家上海公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