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民日报:不消费就能点评?“大众”点评是真是假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不消费就能点评?“大众”点评是真是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 餐饮、美容、住宿、玩乐等均可通过网络预订 , 消费者也越来越依靠网上的信息来选择消费的商家、产品和服务 , 其中 , 点评成为了消费者判断的重要依据 。 然而 , 在生活服务消费触网的近几年中 , 点评的真实性也一直备受争议 。
商家无奈 “大众”点评真假难辨
近期 , 《人民投诉直通车》接到大众点评商家刘女士的投诉 , 称她的线上商店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差评 , 同时一些好评也被屏蔽 。 刘女士表示 , 入驻大众点评后 , 已经多次遇到“来路不明的差评” 。 “前段时间 , 几乎每天一条差评 , 并且差评的内容十分奇怪 , 看起来并不像是来店消费过的 , 并且我曾经根据点评信息查询 , 感觉有些点评并不真实 。 ”
带着对差评的怀疑 , 刘女士选择了向大众点评申诉 , 然而 , 申诉并没有得到明确回应 。 后来 , 刘女士发现一则差评中 , 用户盗用了其他用户的图片 , 刘女士就此申诉后 , 平台仅表示无法判断两个有同样图片的用户是否为同一用户 , 未采纳刘女士的申诉意见 。
无奈之下 , 刘女士通过***《人民投诉直通车》栏目进行投诉 。 之后 , 刘女士收到大众点评方面来电 , 有三条半星差评从精选中移除 , 但对于对方移除半星差评的原因 , 大众点评方面表示不清楚、不能回答 。
另有一位商家与刘女士有类似的遭遇 。 该商家指出 , 一则被怀疑是恶意差评的点评 , 最终在商家的检索下发现该用户点评中的3张图片均为盗取 。 商家举证后 , 平台认定点评违规 , 但仅屏蔽了图片 , 未将点评文字屏蔽 。 大众点评方面表示 , 去年12月大众点评开展“打击盗图”专项行动 , 对13万余条盗图或抄袭内容进行了相应处理 。 此外 , 大众点评提供的数据显示 , 点评后台每天收到近千条举报 。
针对这一情况 , ***采访人员注册大众点评并尝试对商家进行评价 , 在没有任何消费的情况下 , 随便点开大众点评上的任意一家店 , 都可以进行点评 , 并且可以选择匿名 , 而用户可以得到相应积分 。 此外 , 即便只是浏览过某商家 , 并未进行消费 , 大众点评仍然会将这一商家列入用户的“待点评”列表 。
采访人员浏览大众点评发现 , 除了那些被质疑的差评外 , 也有用户在点评中直接表明自己未在商家进行消费 。 北京某商场美发店老板对***采访人员表示 , 点评对商家流量的作用很明显 , 如果发现差评只能尽量与消费者沟通 , 但无法判断对方是否真的到店消费过 。 此外 , 在公众号“美团大学餐饮学院”发布的《重磅!大众点评评价规则更新》一文中 , 评论区有不少用户吐槽 , 在未消费即可点评的机制下 , 商家容易被随意差评 。
实际上 , 不同用户对商家的体验感受并不一致 , 好评与差评也总是相伴而生 。 然而 , 允许未消费的用户进行点评却让这一情况变得复杂 , 商家无法确定究竟是真实差评还是恶意差评 , 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纷争 。 与此同时 , 有消费者表示未消费用户的点评弱化了点评的参考意义 。 然而不只是差评 , 好评的真实性也有待证实 , 不少商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刷好评、虚标交易量 。
平台含糊 是否消费不予告知
采访人员就此对大众点评进行采访 , 询问允许未消费的用户在平台进行点评这一规定的合理性 , 但对方仅表示用户有权在大众点评平台上发布客观、真实、亲身体验的点评内容 。 而对于用户的身份界定比如是否在商家有实际消费却未予回答 。
采访人员了解发现 , 大众点评平台虽然允许未消费的用户进行点评 , 同时也对某些消费形式下的点评进行明确划分 , 如用户通过大众点评购买某商家团购产品、代金券后的点评可明确标上“消费后点评”标签 。
在长期的争议下 , 大众点评也制定了相对应的规则 。 采访人员通过大众点评公开的点评《审核规则》了解到 , 共有“抄袭/雷同点评、不当点评、炒作点评、恶意攻击点评”等8类点评不能通过审核 。 此外 , 大众点评还设置了相应的扣分处罚机制 。 大众点评方面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大众点评搭建了由近300名工程师组成的诚信团队 , 负责辨别虚假点评 。 另据公开信息 , 截至2019年12月底 , 大众点评“清风行动”共处理违规评价超过2000万条 , 处罚违规会员账号逾5万个 , 处理违规商户逾3万家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拼多多5周年 黄峥的苦与甜
- |乐信“线上带动线下”消费新模式 商户销售额增30%
- 黄金周|“十一”黄金周消费需求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强劲
- 10月|消费需求释放 市场强劲复苏
- 中新网|国庆期间线下演出超4000场 二三线城市消费需求旺盛
- 央广网|“双节”大家旅游出行和消费情绪旺盛 假日经济正在推动内需潜力释放
- 中国经济网|用“新”激发消费潜能
- 中国新闻网|海南离岛免税商品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发布
- |小红书发布十一出行消费数据 “周边游”热度大涨377%
- 螳螂财经|烤箱进化成蒸烤箱,价格翻了十倍,消费者还觉得买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