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280多万条弹幕里,藏着吃播的秘密( 二 )


钱钟书在《吃饭》里写道 , “吃饭时要有音乐 , 还不够 , 就有‘佳人’、‘丽人’之类来劝酒;文雅点就开什么销寒会、销夏会 , 在席上传观书法名画;甚至赏花游山 , 把自然名胜来下饭 。 ”既然身边没有所谓的“佳人”“丽人”作伴尽兴 , 也没有“书法名画”“自然名胜”可供观赏 , 现代人便通过观看吃播这一方式寻求“身体不在场”的陪伴或观赏 , 将生理活动转变为消遣活动 , 从而获得层次更为丰富的乐趣 。
“跟其他有故事性的小视频不一样 , 吃播就只专注于吃饭或者烹饪这件事本身 , 我在看吃播的时候 , 也就只专注于自己吃东西的感受 , 就不会想到人情世故等等一些杂七杂八的烦恼 , 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绪转换吧 。 ”慧慧关注的博主都属于性格活泼、打扮少女的类型 , 在看她们说话和吃东西的时候 , 她就会感到“很爽”“很开心” 。

“吃给你看”是“万物皆可播”时代的一个缩影 , 但“人人皆可播”的属性也使吃播注定少不了竞争 。
不同的吃播类型 , 观众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 通过对弹幕数据进行情感分析 , 我们发现280万条吃播弹幕的情感指数平均值为0.528(编者注:情感指数0.5表示中立 , 情感指数与情感倾向呈正相关) , 整体呈现出中立偏积极的情感倾向 。 (见图三)
但其中仍有15万条弹幕偏向负面情绪 , 表明观众对某些类型的吃播并不认可 。
比如有博主几分钟内“暴风吸食”大盆拉面 , 一口气吃100根热狗 , 不断刷新“大胃王”纪录;有博主则在追求新奇刺激的赛场上剑走偏锋 , 生吃章鱼海胆、干吃火锅底料 , 以此突出重围博眼球 。
尽管内心并不认可某些吃播类型 , 但在猎奇和审丑心理的作用下 , 一些观众仍然忍不住点开视频去一探究竟 。
在屏幕后贡献点赞、生产评论的吃播观众们一边吐槽重口味吃播 , 在视频剪辑的蛛丝马迹里揭露大胃王的骗局 , 一边又欲罢不能地点开一个又一个“土味”吃播 。 在我们不断发出“这么能吃”和“这也能吃”的惊叹时 , 吃播的点击率就上去了 。
舒雅接触吃播的契机同样离不开猎奇心理——“怎么会有人可以吃那么多?”“是什么样的人可以吃那么多东西?”“怎么个吃法?”“吃的什么东西?”驱使受众点开吃播视频的正是人类与生具来的好奇心 , 当好奇心满足时 , 会产生极大的舒适感 , 这也持续刺激着吃播博主的内容创作 。
人会本能地选择让自己快乐的事物 。 阿妍说:“看那些吃变态辣 , 吃几十份炸鸡的吃播 , 我会先感到一种生理上的不适 , 像是我的嗓子会被辣疼 , 胃会被撑破一样 , 随着身体上的紧张感消失 , 精神反而会觉得很放松 。 ”
这实际上是一种良性自虐的心理过程 。 “良性自虐”(Benign Masochism)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保罗·洛津(Paul Rozin)提出的一种理论 。 他发现 , 当人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 , 即不会受到真正的伤害时 , 经历一些可怕或不愉快的事情实际上是一种享受 。 观看他人吃完50个汉堡和看恐怖电影是一样的 , 它们都会让你肾上腺素激增 , 但不会对你的生命造成威胁 。
生吃黄鳝、一口气吃十几包爆辣火鸡面 , 这些反常的吃法 , 让我们产生一种置身于危险之中的错觉 , 但实际上我们在屏幕后毫无危险可言 , 这种存在于精神层面的自虐倾向会令人觉得愉快 。
在不断地“自虐”过程中 , 我们将积极情绪视作消极情绪的解毒剂 , 就像把甜味当作缓解苦味的良药一般 。 快乐与痛苦之间的逆向联系 , 是深深根植于生物学之中的 。
“我觉得有点可怕 , 那种极尽夸张表演生吃章鱼的吃播 , 评论区里还有一些人让主播多吃一点 , 再夸张一点 , 像是喜欢看主播自虐一样 。 ”小绘对追求刺激的吃播观众们表示不解 。
这种“主播不狠我不爱”的心理实际是的扭曲的审丑欲望在作祟 。 当人们对外表光鲜亮丽的主播审美疲劳时 , 为了追求一种精神刺激和心理满足 , 那些敢于“扮丑”和“低人一等”的角色反而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 用户在观看他们夸张狼狈的吃饭丑相时 , 不由自主心生“优越感” , 一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评论 , 一边又乐此不疲地为主播贡献点击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