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心理边界感,你的人生你说了算( 二 )

重建心理边界感,你的人生你说了算
这俩例子里都是父母入侵了子女的边界 , 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了子女 。这种边界模糊 , 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与痛苦 。不论是领导还是父母 , 他们之所以边界模糊 , 要干涉下属或子女 , 原因本质是对对方的不信任 , 觉得对方离开自己做不成事儿 , 或过得不好 。其实 , 他们是希望子女符合自己的期望 。03心理边界模糊的原因心理边界模糊 , 其实是咱们中国人的一个普遍现象了 , 因为我们的文化就是一个边界模糊的文化 。孙隆基先生说 , 咱们对“人”的定义是以关系定义 , 所谓“仁者 , 人也” , 就是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 , 比如君臣、父子、夫妻、朋友 。一旦脱离开关系 , 就没法定义一个人了 。这种文化是将明确的“自我”疆域铲除的 , 而心理边界的存在正是定义自我的疆域、自我的空间的 , 是将我与他人、外物区分的界限 。所以 , 虽然中国定义的人是从关系出发定义的 , 心理边界也是关系中的界定 , 但这两者之间有个根本的不同 。咱们文化定义的人是依赖性的、不独立的 , 而心理边界界定出来的是一个独立的自我 , 是一个独立的人 。前面提到的心理边界模糊造成的问题里 , 虽然成因既有不会拒绝、不敢提要求与不信任下属、不放心孩子等 , 但根结底就是一个事儿:个体是否独立 , 能否尊重他人是个独立的个体 。做个独立的个体意味着 , 会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 , 以此为基础可以去提出自己的需求、拒绝自己不需要的 , 也可以尊重他人同样的需求与拒绝 。所以 , 可以说心理边界模糊与个体是否独立 , 是一个事情的两个表现 。 在咱们的文化之中 , 独立很困难 , 明确的心理边界也不容易 。但方法还是有的 。04教你几招明确自己的心理边界1. 对心理边界保持敏感 , 保持边界意识 。在王虹老师那条朋友圈的底下 , 有这样2条评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 在家上个厕所都被孩子拍门 。 ”“每天上班花去12个小时 , 晚上与周末再不带孩子也说不过去 。 家里人也一样忙的 。 成人的生活没有容易的 。 ”重建心理边界感,你的人生你说了算
这样的回复让我觉得 , 作为一个职场妈妈 , 这位伙伴可能觉得休息时一直带小孩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 是一件应该的事儿 。她会觉得有了孩子以后自己就没办法有空间 , 当一个独立的人了 。如果这位伙伴的确这样想的 , 那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塑造的 , 个体的不自觉压缩自己的心理边界 , 还不自知的例子 。所以 , 想要明确自己的心理边界 , 首先我们得有这个意识 , 对日常生活里的司空见惯保持一种惊醒 。那你会问既然是司空见惯了 , 我咋知道有问题 。对 , 的确是这样的 , 所以 , 可以这样做:首先 , 给自己建立一种怀疑态度 , 而不是任何事都全盘接受 。其次 , 信任自己的感受 。 明确边界最好用的判断工具我们都有 , 那就是自己的感受 。在任何你觉得不舒服或累的感受背后 , 可能都有自己空间被挤占、自己心理边界模糊这样的事儿发生了 。有了这两点 , 你可以开始保持一种边界意识了 。当然 , 光有这个意识还不够 , 我们还得知道如何维护我们的心理边界 。 接下来 , 教你一个很容易的方法 。2. 用区分权利与义务的方式 , 来明确自己的心理边界 。权利与义务是法律里的一对概念 , 拿来理清心理边界却有快刀斩乱麻的功效 。所谓义务 , 就是那些我们必须履行的责任 , 不履行是会受到到惩罚的 , 比如范爷没纳税需要补巨额罚款 。而权利就是我们可以选择做或不做的 , 选择权完全在我 。 比如结婚其实是个人的权利 , 并非不得不做的义务 。所以 , 如果遇到父母催婚 , 说你应该结婚 , 你就知道怎么回他们了 。虽然义务是法律的规定 , 在日常生活里 , 我们往往也不太谈法律的事儿 , 但我们可以用义务对应的责任 。用责任与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心理边界 。 开篇故事里的三主任就是用了责任来破解那个局面 。面对原配要求销售别卖房子给她老公以及索要小三名字 , 霸道侧漏的三主任说:我们的职责就是卖房子 , 我们只对来找我们的客户负责 。你跟你老公的感情问题是你们的事儿 。开始气势还很猛的原配在听了三主任这一番话以后 , 气势顿时萎了 , 悻悻地说了句:你们只要把房子卖出就行 , 对吧?转身离开了 。重建心理边界感,你的人生你说了算
的确 , 在三主任眼里 , 真就只有卖房子这一件事儿 。卖房子是销售的责任 , 而调节家庭矛盾不是销售的责任 , 是原配与其老公的责任 。也正是她把握住了自己的责任 , 用这个责任划的线 , 保护了自己的心理边界 , 以及公司的权利义务 , 并化解了矛盾 。所以 , 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搞清楚责任都是谁的 , 自己的责任自己负责 , 他人的责任还给他人 。那说到权利的话 , 这个就可以应对家长对子女、或家庭生活里的纷扰了 。家长可以给孩子工作选择上的建议 , 但工作是孩子自己的事儿 , 孩子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 所以 , 可选可不选都在孩子自己 。当然 , 作为一个中国人 , 我们很难能顶住家长的各种道理、特别是道德要求 , 甚至以命相威胁的压力 。所以 , 要想进一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 想有明确的心理边界与独立的自我 , 最好的方式就是第3点了 。3. 以咨询等专业方式 , 来支持自己 , 彻底明确自己的心理边界 。从前2点你知道了要保持心理边界的意识 , 可以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来维护自己 。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权利、责任都很明确 , 特别是关于权利这种可做可不做的部分尤其模糊 。模糊是一个问题 , 还有一个问题即便知道了也没勇气与力量 , 去维护自己的边界与独立的自我 。搞不清楚权利与责任以及没有勇气去维护自己 , 往后看的话 , 是这俩问题没搞清楚:我到底是谁、我想要什么 。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追求的自我 , 就是我们维持自己的依托 , 就是我们维护自己心理边界的依据 。其实 , 自打我们出生 , 我们都在探索这些事儿 , 但囿于文化、家庭等各种因素 , 我们很难理清楚这些 , 有相当多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搞清楚这些事 。如果你不想如此混沌或不舒服的这样过下去 , 想明确自己是谁、想成为一个独立、自信、自我、幸福的人 , 那么求助于专业人员如我们职业规划师 , 如心理咨询师 , 都是一个很高效的选择 。在职业规划中 , 个体独立都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所以 , 不论是受累于心理边界模糊带来的烦恼 , 还是不够独立带来的痛苦 , 都可以来找职业规划 。火把生涯以支持你成为你自己为责任 , 当然 , 前提是你愿意给我们这样的委托与信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