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教授究竟在担忧什么
农桑之择:生态与工业-观陈平温铁军教授联动视频有感合川老农民norlanseed卧龙岗上闲散的人16小时前今天有幸听了陈平教授与温铁军教授的联动视频 , 感触颇深 。 就此 , 想表达一下个人的一些看法 。
首先 , 对于生态文明这个概念 , 大多数“工业党”是比较反感的 。 认为这是一种前现代社会的思维 , 或者把温教授比作德鲁伊 , 对自然更多是一种情怀而非科学精神 。这点 , 我个人觉得是一种误会 。为何?在这里我也不想谈情怀 , 就用工业思维来看看温教授究竟在担忧什么 。1.农业成本上涨对于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影响这点 , 温教授以中国9.6%的平原优质农业地带被房地产吞噬,农业被迫上山为例,强调了农业成本由此的高居不下 。 恰好 , 我家里也是做农资这一块的 , 在服务农民这块 , 有着较强的科研背景 。 因此我很能切身地理解到何为农业成本的上升 。首先 , 农业是非常吃地理条件的 。 受制于土壤的肥度 , 湿度 , 光照 , 气温 , 虫害 , 周围植被环境等 。 可以说 , 这是一个必须因地制宜的行业 。理想的农业场所 , 应当土地肥沃 , 光照充足 , 远离天虫大军 , 没有跟它抢夺土地营养的杂草 。 这样的场所 , 正如温铁军教授所说的 , 9.6% , 不多 。如果失去上述优势 , 农作物生长就需要大量的辅助道具 。 比如应对土壤贫瘠 , 需要化肥;应对温度湿度不足 , 需要大棚 , 辅助灌溉系统甚至无根栽培这种黑科技;而应对虫害与杂草 , 自然是大量的杀虫剂与除草剂 。 同时针对像经济作物这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 甚至还要使用植调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具体功能的精准调控 。总之 , 农业的成本取决于种植的环境给你带来多少困扰 。 外加中国的农业生产模式 , 几乎是一种透支土地的方法 , 即不会给土地太多时间休养生息 , 一轮种完接一轮 。 这样直接造成土壤肥度流失 , 进而对于化肥的依赖度更高 。这背后反映的 , 其实是中国农业的压力 。 说穿了 , 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全球20%的人口 , 这本身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 如果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 , 仍然继续将大量优质耕地转化为房地产的水泥地 , 农业被赶上环境更恶劣的山区 , 那除了不断增加上述辅助道具的使用 , 将农业成本抬高 , 也暂时没有其他有效的解决方法 。就此 ,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 , 那便是规模化的大农场在中国是很难普及的 。 更不适用于这种农业模式的大平原地区还不断地被房地产给挤压 。 农业上山之后的最明显的结果 , 那便是其难以规模化 , 同时对农药 , 农业技术这类辅助道具的极度依赖 。 而这些东西都是要花钱的 , 这也是所谓农业成本上涨的底层逻辑 。说实话 , 就常年与省农科院打交道的经验来看 , 我们在农业上的黑科技并不少 。 比如我之前提到的无根栽培(比如雾培) , 比如营养液膜技术 , 喷雾栽培 , 空中嫁接 。。。
总之只要愿意把一颗农作物养活 , 咱们有一万种方法 。 然而如果要将其中一种方法进行大规模推广 , 却就又涉及到大量成本的问题 。 这种成本 , 你能让农民去负担?或者说如果让国家去负担的话 , 那又会增加多少财政上的问题?因此如果农业的种植环境继续被房地产这种高熵/内卷化的资本给侵害的话 , 我们反过来投入到农业生产上的成本将非常高 , 与之相应的粮食安全风险 , 也会非常的大 。这其实就是温教授所说的 , 成本上升导致农业竞争力下降的问题 。2.农业成本上涨带来的粮食安全隐患当国内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 农业成本上涨之后 。 首先 , 我们面临着养活14亿人口的内生性的压力 。 或者说得再直白点 , 在农业由当前的模式转变为工业党心中理想的规模化农业之前 , 我们的粮食供应是否会出现断层?为何温教授一直强调城市虹吸效应对于农村三要素中 , 农民的破坏?其根源在于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化 , 同时工业以其高效率的技术优势去反手接住当前农业体谅的接力棒时 , 我们是否能够自主独立地保障我们粮食的供应充足以及战略性的粮食安全?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商榷的事情 , 至少要去量化它比空谈情怀要来得更加实在 。我非常担心的一种现象是 , 在这个交接的过程中 , 因为我们自身供应的断层 , 不得不向国际四大粮商低头 , 进而让其资本进入农业这道最后的防线 。 毕竟四大粮商具有整合全球农业资源的优势 , 其成本可以靠规模极限压榨 。 而反观我们这边 , 却不断地在因为一个名为房地产的高熵态的经济模式吞噬农业的生存空间 , 抬高其成本 。 这此消彼长之间 , 就把主动权慢慢地交到了对方的手里 。故此 , 温教授说粮食安全是虚的 , 这不是危言耸听 , 当然也不是说我们现在就没粮了 。 这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见 , 即如果继续拔高农业的成本 , 那我们农业的竞争力只会越来越脆弱 , 从而在将来的某一天 , 被四大粮商给击溃 , 也正迎合当年西方在我们加入WTO时对华的产业战略构想 。
推荐阅读
- 青年|大理寺日志:前来报道的大理寺官员为何无故失踪,他究竟去了哪里
- 哈佛大学教授:美对华战略应是合作性竞争
- 一个小图书编辑,卷进了文学院双子星的副教授之争
- 流氓副教授的启示:权力虽小,也胡作非为
- 网红书记郑强, 是怎么管理浙江大学的 ???
- 究竟何为封建?
- 5天超500人感染新冠 美国大学教授却被“封口”
-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断食结束生命 生前的话发人深省
- 步入30岁百人斩超肉食女和老处女究竟有什么区别
- GDP增长10000倍!深圳40年来究竟做对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