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ly2|此项制度的实施弊端究竟有多大?,由曹丕创立“九品中正制”入手( 二 )
文章图片
从加权中央集权这个角度去考虑我们就可以看到“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对于皇权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 而皇权的衰微则直接让东晋的时局更加的混乱 。
从《晋书.刘毅传》和《三国志.夏侯玄传》看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文章图片
中正官权力太大 , 限制了吏部:曹魏初期中正官其实只负责对于士人的品评和进行官阶的划分 , 实际上的任免权还是由吏部所掌控 。 然而由于中正官本身的权力过于巨大 , 在曹魏后期中正官以及可以直接绕过吏部对官员进行任免 , 而这就导致吏部形同虚设 。
士人争相踊跃做中正官 , 行政效率低下:由于中正官本身在朝堂拥有绝对的权力 , 故而各大家族为了自身利益考虑将自己家族之中的人才安排到这个岗位之上 , 而对于那些需要高效率的行政职位却无人愿意做或者不屑于做 , 这就导致了行政效率的低下 。
社会风气的败坏 , 贪污结党现象屡见不鲜:中正官决定着士人的命运 , 只要和中正官关系好那么就可以平步青云 , 一旦得罪了中正官那么其仕途也就终结了 , 故而这就导致了贪腐和结党现象的出现 。 比如晋初的贾充 , 靠着众多巴结他的人和西晋功臣集团开创了庞大的“贾家党” 。
限制了人才的发展,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士族:这一点我想很多不熟悉历史的人也都是知道的 , 两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发展直接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出现 , 一些出身微寒的寒门学子由于门第不好故而就算是身负一腔抱负和才华却终究不能为人所赏识 , 相反那些资质平平的世家子弟却可以凭借家世就拥有很好的爵位 。 而到了曹魏后期就出现了只按家世不看能力的品评方式 , 从这点上来说就足以限制了人才的发展 , 也失去了其选拔人才的意义 。
不求实际 , 不能物尽其用:由于中正官本身的名额是有限的 , 所以当时的中正官往往是一人身兼数州或者数郡 , 故而对于人才的品评其不能面面俱到 , 其往往只能靠着乡里之间对他的评价来对这个士人进行品鉴却不能全方面的了解这个人 , 从这点上来说就导致在选拔人才的问题上出现了不求实际 , 不能把一个人放到实际的岗位上 。
从这几点来说的确是具有很大的弊端 , 夏侯玄、刘毅、卫瓘等人的确具有其远见性 , 可是在那个时代正好是属于门阀势力的上升期 , 就算他们看到了制度上的弊端 , 却也无法从根本上根除这些弊端;相反统治者也需要依靠世家的力量来维持他的统治 , 故而纵使他们已经预料到了未来的战乱 , 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力回天 。
文章图片
“九品中正制”出现的意义
纵使“九品中正制”有如此多的弊端不过看待历史要有公平公正的方式 , 而从正面意义上来说“九品中正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性:自东汉初期开始形成的豪强势力至魏晋时期已经形成了规模 , 在朝野之中拥有绝对的影响力 , 故而统治者为了自身统治的需要则必须拉拢世家豪门 , 所以从这点上来说“九品中正制”的形成是其历史的必然性 , “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又可以说是另类的“时代进步” 。 当然 , 这种看法是基于古人的看法 。
【Luckly2|此项制度的实施弊端究竟有多大?,由曹丕创立“九品中正制”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述说“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又是历史的倒退:战国时期为了消除世卿世禄制的影响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 , 让每一个人都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爵位 。 然而“九品中正制”之下的“世家豪门”则等同于“世卿世禄” , 凭借家世就可以获得很好的爵位 , 相反那些出身寒微的寒门士子就算是靠着军功进入了高官的行列 , 在那个时代也终究被人看不起 , 比如苟晞、陶侃、刘牢之等都是证明 , 从这点上来说其又是历史的倒退 。
推荐阅读
- 猫眼观史|什么是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唐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 包翠红聊生活|浅析:经济基础和八旗制度对满清顺利入关的作用
- 大江大河|在魏朝官至宰相,创设一制度影响中国400,刘备错失的治国奇才
- 历史风云录|长平之战被坑杀的40万降卒,还真不能怪白起,分析秦国制度后
- 知心华晨|各种选官制度是如何兴起又如何消亡?,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变迁
- 原始人侃历史|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选拨人才的?,三国时期没有科举制度
- 萧家老大|暮登天子堂,宋朝文官制度的形成:朝为田舍郎
- 大橙橙聊生活|奴隶制度下的牺牲品,夏朝兴亡史
- 历史之奇闻|却为何一生没有册封皇后?,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
- 江山社|可为何只有贞观之治成为了传奇?制度决定高度,每个朝代都有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