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老大|暮登天子堂,宋朝文官制度的形成:朝为田舍郎

【萧家老大|暮登天子堂,宋朝文官制度的形成:朝为田舍郎】宋朝文官制度的形成:朝为田舍郎 , 暮登天子堂
萧家老大|暮登天子堂,宋朝文官制度的形成:朝为田舍郎
文章图片
宋朝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 , 沿袭了隋唐科举考试制度 , 同时 , 宋朝的科举考试在隋唐的基础上日臻完善 , 宋朝主要考试科目 , 说起来 , 吓人一跳 , 足有三十多种名目 。 但终宋一朝 , 以进士科选人最多 , 进士科主要考诗赋、论、策、论语、墨义、春秋等 , 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 。 乡试算作考生们冲刺更高一级的入选资格考试了;省试则为中央级别的统一考试 , 由礼部主管 , 宋朝的礼部称之为尚书省 , 故称之为省试;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复试 , 经过殿试 , 皇帝亲自甄别人选 , 挑出状元、探花、榜眼等一干才子来 , 才算真正的实现了“朝为田舍郎 , 暮登天子堂”读书人的人生理想 。
正因为宋朝取消了门阀制度 , 下发中央一号文件规定 , 凡是读书人均可通过自己努力 , 经过正规的考试途径实现“鲤鱼跃龙门”的夙宿 , 真正体现“学而优则仕”的用人原则 , 所以 , 天下的读书人才会削尖脑袋往科举考试这张大网里撞 。 《宋史.文苑传》描述“下至为人臣者 , 自宰相以至令录 , 无不擢科 , 海内文士 , 彬彬辈出焉 。 ”宋代的大名士吕蒙正、欧阳修、范仲淹等均出身寒微 , 然而 , 都是通过自己努力 , 如愿以偿的通过招干考试(科举) , 成为国家栋梁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因此 , 天下读书人皆千军万马地奔向科举这座独木桥去也 。
既然科举考试可以改变一个读书人的命运 , 那么考试作弊就成了某些读书人实现梦想的终南捷径 , 宋朝官员们为了防止考生们花样繁多的作弊手段 , 发明创造了许多后世一直延用的考场规矩和法则 , 这些带着宋朝烙印的制度名称 , 今人读来饶为有趣 , 其中最重要的大概要算做“锁院”;“弥封”;“誊录”;“别试”等制度了 。
“锁院”制度 , 针对的是“请托”之风 。 相当于现在的“托关系 , 走后门” , 按照规定 , 一旦皇帝指定官员担任考官 , 就必须将此人封闭起来 , 锁入贡院之中 , 使此人与外界音讯隔绝 , 防止考生与考官私下里达成协议徇私舞弊 。 现代各类考试仍然沿用这一方法 , 不过 , 宋人早就有过评论 , 要想根绝此种舞弊 , 考官的素质是第一位的 , 依今之通讯设备之发达 , 要想完全控制住考官 , 只怕更难 。 即使是在宋朝 , 一旦考官确定 , 若有心传递消息 , 考官往往延误到贡院的时间 , 只需简单的一个时间差 , 就足以泄露天机 , 野史《鹤林玉露》就曾披露 , 大名鼎鼎的宋轼就干过类似的糗事 , 只不过机关算尽太聪明 , 反而便宜了他人 。
“弥封“制度 , 针对的是“窝私”之弊 。 就是糊住考生姓名、乡贯 , 决定录取卷后 , 才拆弥封 。 据说 , 是宋太宗淳化年间采用了一位负责考试事务的小官陈靖之建议 , 但是 , 这里也有一个问题 , 在校对姓名 , 对号打卷时 , 难免会有考官的助手们借机泄露姓名 , 并进行拆换 。 更有在密封试卷的过程中 , 将整个试卷进行调换的 , “先将直本白卷寄封弥、誊录吏贴收藏 , 入试却请备卷 。 吏贴受嘱 , 专俟钓卷 , 全篇誊上 。 其元纳备卷 , 却行毁匿 , 遂无稽考”(见《宋会要辑稿·选举》) 。 上有政策 , 下有对策 , 而往往防不胜防的是内外勾结 , 为了蝇头小利而铤而走险 。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 所以宋朝又别出心裁的发明了“誊录”制度 。
“誊录”制度 , 针对的是“以字识人”之弊 。 相当于考生在考卷上做标记 , 与考官暗通款曲 , 宋朝规定 , 考生交卷后 , “由内臣收之 , 付编排官 , 去其卷首乡贯状 , 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 , 用御书院印” 。 这一招 , 可以有效防止因书法漂亮者 , 获考官的个别厚爱;也可以堵绝小聪明者 , 事前约定标识 , 但并非就无懈可击 。 当时 , 就有宋朝大臣指出 , 在誊写过程中 , 有善写者 , 也有不善写者 , 还有传抄过程中 , 把关键文句抄掉的 , 要求提高誊写人的待遇和素质问题 。 然而 , 誊录流产 , 继而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 是誊写的强度太大 , 你想啊 , 成千上万的考生 , 光誊写就会让这些文案小吏们头昏眼花 , 筋疲力尽 , 因此 , 此法到了后来 , 只有走走样子 , 糊弄糊弄皇帝老儿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