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财报:百度AI破茧化蝶?
配图来自Canva头部互联网巨头中 , 因为广告业务更为依赖中小企业 , 百度受疫情的负面影响是最大的 , 受损失程度可能比美团还高 。 不过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二季度 , 百度算是恢复了一些元气 。8月14日 , 百度公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二季度财务报告 。 财报数据显示 , 二季度百度实现营收260.3亿元 , 同比下降1%;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36亿元 , 同比增长48% 。 营收表现趋于稳定 , 净利润大幅上涨 , 经历过疫情考验的百度正在快速恢复 。百度核心业务明显复苏相比充满挑战的一季度 , 二季度百度核心业务已经进入了复苏正轨 , 实现营收189.3亿元 , 环比增长24% 。 作为营收支柱 , 核心业务的快速复苏 , 成为带动百度整体业务走出阴霾的主要动力 。更具体来看 , 百度的主要收入来源 , 在线营销业务二季度收入为177亿元 , 同比下降8% 。 虽然相比去年同期依然处于收入下滑状态 , 但是降幅相比一季度的19%已经大幅收窄 。 这说明百度的广告业务正在加速摆脱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 , 主要是受益于两大利好:其一 , 疫情反复之虞尚存 , 但百度广告业务面临的宏观环境已经大为改善 。 随着政府“六稳”“六保”工作的稳步落实 , 很多中小企业加速走出疫情带来的阴霾 。 受益于此 , 百度广告主要客户群体的需求开始逐渐恢复 。其二 , AI技术驱动下 , 百度移动生态和营销云平台迅速取得进展 。 近两年百度在不断推进AI技术和其移动生态的深度结合 , 带来的好处之一 , 就是个性化的广告推荐大大提高了其广告的效率和效果 。 而百度营销云的构建 , 可以很好地把百度的AI营销能力赋能给其他营销主体 , 这同样可以为百度带来可观的收益 。总之 , 在内外合力之下 , 百度的广告业务已经出现反弹 , 并且继续成为百度整体业务稳步增长的重要动力 。营收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过关于百度的广告业务乃至核心业务接下来的表现 , 其实百度自己并未报有太高的期待 。 在财报中 , 百度预计第三季度其核心业务营收将会同比下降7%到3% 。 也就是说 , 虽然百度的核心业务已经在疫情中逐渐复苏 , 但是下滑收缩的趋势短期内仍难以扭转 。这并不会令人过分意外 , 实际上就算没有疫情的影响 , 百度最主要的广告业务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下滑惯性 。 从2019年第二季度起 , 百度的广告业务收入就已经开始不断萎缩 。
广告收入的不断下滑 , 间接导致百度整体收入陷入停滞甚至是负增长状态 。 这种情况当然对百度很不利 , 尤其令资本市场非常失望 , 于是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 , 百度又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回购股票 , 刺激股价 。当然 , 广告收入的下滑对百度而言也并不单纯只是坏事 。 在线营销业务收入不断下滑的同时 , 百度的其他收入始终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 由此导致百度的营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 即广告收入占比显著下降 , 而其他收入占比呈上升趋势 。
这意味着百度正在逐渐摆脱对广告收入的高度依赖 。 同样意味着百度的其他业务 , 尤其是AI新业务正在高速增长 。百度的其他业务有4个非常重要的收入板块 , 分别是爱奇艺的非广告收入、DuerOS及相关智能设备收入、云计算和AI服务收入、自动驾驶Apollo业务收入 。其中除了爱奇艺相关收入之外 , 其他板块都属于百度的AI新业务 。 二季度除开爱奇艺会员收入的强劲增长 , 百度的云计算和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收入增长也为百度其他业务收入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说明百度AI新业务已经开始贡献越来越多的营收 。 李彦宏表示:“AI新业务收入在第二季度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 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 。 ”也就是说 , 百度希望其AI新业务快速成长 , 尽快承担起更多的营收任务 。青黄不接的百度 , 渴望用AI破围目前的百度 , 实际上正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 。百度的营收支柱是广告业务 , 错失移动互联网红利之后 , 百度在互联网广告市场中先被阿里和腾讯赶超 , 又在字节跳动的强势崛起中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 。 所以百度广告收入持续下滑 , 营收结构剧烈变化 , 并不能说是出于百度自己的意愿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 在广告业务越来越靠不住的情况下 , 百度必须尽快寻求应对之法 。 目前百度作出的应对并不复杂 , 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两条:第一 , 用AI技术赋能自身的移动生态 。 随着这一动作的不断推进 , 不仅百度自身移动生态被激活 , 其在互联网广告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 从技术层面看 , 在以AI技术对抗AI技术的竞争中 , 百度没理由会输 。第二 , 持续推进AI新业务的商业化进程 。 对于AI技术的商业化 , 百度非常上心 , 甚至一度流传起“百度 All in AI”的说法 。 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探索 , 百度目前在智能语音交互、智能云服务、自动驾驶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 体现在具体业务上 , 就是搭载DuerOS的小度智能音箱登顶国内市场成为销冠;百度智能云高速增长;Apollo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收获颇丰 。在其他方面 , 爱奇艺近几年也为百度的营收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 。 不过爱奇艺能起到的也只是救急作用 , 已经陷入增长困局的爱奇艺未来很难再为百度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 , 百度掌握着国内领先的AI技术 , 也是国内目前从AI的基础层到技术层再到应用层覆盖领域最广的科技巨头 , 领先的AI技术就是百度最大的优势 。 百度想要彻底打破当前的窘境 , 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把AI技术优势进行商业化变现 。AI商业化是否已经拨云见日?2019年初 , 李彦宏发出一封内部信 , 他评价百度AI商业化的探索正在“拨云见日”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 , 百度积极推动的AI商业化进程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 。不过具体到AI新业务的表现上 , 只能说现在依旧难堪大任 , 李彦宏只能谨慎的表示:“AI新业务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 。 ”但AI新业务因为时间不足 , 发展尚不充分 , 并不能说明百度的AI商业化取得突破依旧遥遥无期 。从大环境来看 , 尽管疫情给百度的广告业务造成了剧烈的冲击 。 但疫情同时也为国内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快进键 , 客观上也会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市场普及扫除一些障碍 。 对于急于推进AI商业化的百度而言 , 这是求之不得的难得机会 。 具体到业务表现上 , 这同样也是二季度百度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取得突破性新进展的客观原因 。从宏观环境分析 , 百度AI商业化已经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 短期之内 , 如果百度能够抓住机会实现AI业务的突破性发展 。 百度AI商业化才能算是真正地实现了拨云见日 。文/金融外参采访人员程祥 , 公众号ID:jrwaican
推荐阅读
- 九大生活场景对比:高德地图VS百度谁好用见分晓
- 360数科华丽财报下的增长困局
- 云米Q2财报:复苏表象下有苦衷
- 亏转盈亮眼财报下,科大讯飞的痛快与苦楚
- 亏损财报:新东方在线曲折的中场战事
- 财报相继出炉:阿里、京东、拼多多走向了三岔口
- 美团财报:22亿利润是好事吗?
- 看互联网巨头财报冒出的脑洞
- 小牛电动Q2财报:国外不乐观,国内狂下沉
- 猎豹移动财报:营收下降厄运下,求生技能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