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宋代 钧窑三足鼓钉盘

官钧窑器物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烧造工艺 , 亦表现于其协调古朴的整体造型之中 。高大的仿青铜器式的花盆采用圈足的形式来衬托 , 并采用云头足的形式 , 将矮扁的器物底部悬空 , 增加其纵向的视觉效果 , 彰显了器物本身的沉稳大气而又不致显得过分压抑 , 从而达到整体器型的完美和谐 , 可谓别具一格 。
钧窑|宋代 钧窑三足鼓钉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钧瓷之美胜在釉色 , 以紫钧最为典雅 , 釉彩之绚丽灿若晚霞 , 釉质之细润 , 宛似湖水;亦胜在釉色之奇诡难测 , 三分人力 , 七分天成 , 在出窑之前无法预见成品颜色 。北宋 , 无论宫内宫外 , 均被人称为“好古”的一代 , 受欧阳修等人发起的古文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 无论是书画 , 亦或是器物均以“高古”为极高的赞誉 。而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仿古青铜器型的瓷器器型 , 在“摹古”的基础上予以变化 , 不践古人而自出新意 , 堪为宋代雅素审美的完美诠释 。如果说浙江是东汉至唐代的制瓷中心、江西景德镇是元至清代的制瓷中心的话 , 那么河南就是中国宋代的制瓷中心 , 缔造了“雨过天青云破处”以及“夕阳紫脆忽成蓝”的北宋汝窑钧窑的神话 , 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
【钧窑|宋代 钧窑三足鼓钉盘】钧窑|宋代 钧窑三足鼓钉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器敛口 , 浅腹 , 平底 , 下承三云头足 。口沿及近底处环鼓钉一周 。通体施釉 , 器外呈天蓝与玫瑰紫釉相交融的窑变色 , 器内紫蓝釉 , 沿边及凸棱呈褐色 , 器心有蚯蚓走泥纹 。底刻「一」字 , 有支钉烧痕一圈 。
最早的钧窑器只呈素蓝色 , 自十一世纪末起 , 钧瓷开始加入紫红斑装饰 , 那是窑烧之前在釉面涂上氧化铜的效果 。此器代表一组模制的钧窑洗、花盆及盆奁类 , 以复式模具制成 , 其中一些器底釉下刻数字一至十 。从博物馆藏品及禹县钧台窑址发掘所见 , 这些数字应与器物的大小相关 , 以「十」为最小型 , 「一」为最大型 。
钧窑|宋代 钧窑三足鼓钉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钧窑为五大名窑之一 , 宋元之间最为兴盛 , 以色泽瑰丽、变化万千着称 , 以艳丽莫测的窑变闻名于世 。钧窑工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开创了使用铜的氧化剂作为着色剂的制瓷方法 , 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 , 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阔了一个新的境界 , 对后世各类窑变花釉、釉里红等工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通常烧制钧窑器物无法掌握出窑时的釉色 , 然拍品所外施玫瑰紫釉、内施之天青釉釉色绚烂均匀 , 需要窑工掌握高超的温度技巧 , 烧造成功实属不易 , 传世至今珍贵难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