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宋代北方人的三个特点,老实、强悍、节俭

辽宋夏金|宋代北方人的三个特点,老实、强悍、节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里所论述的主要是指人的精神风貌和群体性格 , 即宋人所说的习性 。大体说来 , 宋代北方风俗有三大特点很突出 , 具有代表性 。
1、质直忠厚
像气候寒冷一样 , 宋代北方居民普遍具有质直忠厚这一共同特性 , 也即质朴老实 , 干板直率 , 忠诚厚道 。翻开《宋史·地理志》 , 在各路总叙中 , 北方各地大都被揭示出这一点 。如京东路 , “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 , 甚者失之滞固”;河北路 , “人性质厚少文";陕西路 , “其俗颇纯厚…质木”;河东路 , “其俗…朴直” 。呈现着一派浓郁的质朴古风 。
具体到各州郡 , 大都如此 。
以陕西路为例 , 据宋本《方舆胜览》载 , 天水军(今甘肃天水南)“人性质直";凤州(今陕西凤县)“质直好义";阶州(今甘肃武都)“性多质直”;同庆府(今甘肃成县)“其民质朴” , 等等 。在太行山区的河东路 , 居民朴实忠厚的风俗表现得最为突出 。
宋神宗在一道批示中称赞道 , 河东“其民风俗 , 素号忠厚" 。对于统治者来说 , 这一风俗主要是指人心淳古 , 一般情况下安分守己 , 不大惹是生非 。宋哲宗时毕仲游指出:“臣见河东土风淳固 , 盗贼稀少 。人民耕田力作 , 衣食至薄 , 而罕敢为非 , 比之他方 , 狱司刑罚十无一二 。"
如其中的潞州(今山西长治) , “陵阜多 , 川泽少 , 故有余于力而不足于智 。虽强聒难令 , 而无椎牛发家、群行剽劫之患 , 斯有取焉尔" , 山多水少 , 使当地居民倔强而近乎愚昧 , 民风厚重而近乎迟滞 , 善于忍耐 。宋神宗元丰末年 , 保甲法走向反面 , 北方各地保丁经常因缘作乱 , “他路保甲拥兵入县镇 , 贼杀官吏 , 群盗通行数州 , 独河东保甲不为犬吠之盗" , 令宋政府颇感宽慰 。
辽宋夏金|宋代北方人的三个特点,老实、强悍、节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显然 , 这是由自然环境所决定的 。地处山区 , 偏僻闭塞 , 生产条件恶劣 , 生活艰辛 , 只有一个心思致力劳作 , 别无他求 。当然 , 一旦剥削压迫严重得超过了承受能力 , 他们则会显出暴烈的一面 。北方地区的这一风俗特色有两面性 , 既可以说是美德 , 也有缺陷的一面 , 即“甚者失之滞固”或“不足于智" , 拙木呆板 , 缺乏灵活性 。
北方人的忠义常为宋人所称道 。宋代与北方辽、夏、金为敌国 , 北方居民深受外患侵略的危害 , 所以敌我观念、是非观念强 , 爱憎分明 , 在国家危亡之际 , 常在忠义方面有突出表现 。靖康末 , 被宋金双方共同赞誉为围城时唯一的死节士大夫李若水 , 即是河北洛州曲周(今河北曲周)人 。现举南宋初的三件小事为例 , 以见一斑 。
建炎三年(1129年) , 流亡中的南宋政权内部发生了“苗、刘之变" 。一位刺客夜间潜至负责平叛的张浚住所 , 但并不是要杀人 , 而是要救人 。他恳切地对张浚表白道:“仆 , 河北人 , 粗读书 , 知顺逆 , 岂为贼用!顾为备不严 , 恐有后来者 。”这位河北刺客深明大义 , 不顾个人安危 , 不为叛乱者所利用 , 反而提醒张浚注意安全 。然后 , 连自己姓名也不肯留下 , 悄然而去 。他以忠义的河北人自许 , 印证了河北“土风浑厚 , 人性质朴 , 则慷慨忠义之士固宜出于其中"的风俗 。
绍兴十年(1140年) , 金兵抓获宋河东经略使王忠植 , 押到庆阳(今甘肃庆阳)城下 , 迫使他劝守城宋军投降 。王忠植则大声呼喊道:“我河东步佛山忠义人也 , 为金所执 , 使来招降 。愿将士勿负朝廷 , 坚守城壁 , 忠植即死城下!”遂为金兵所杀 。
南宋初兵荒马乱 , 出现许多以乱兵为主的匪帮祸国殃民 , 其中一支的首领是河东人吴锡 , 自称是前河东、河北宣抚司一军官的亲属 。在其攻打孝感(今湖北孝感)时 , 守臣以他是河东人而激责道:“河东人劲气直 , 汝之先又登显仕 , 何不图报国 , 而为盗以干诛?”吴锡听了很惭愧 , "感悟"之后 , 表示“愿得自新” , 不久即接受了招安 。足见北方多忠义之士已在人们心目中形成固定印象 , 是北方人 , 就理应讲忠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