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舌尖上浪费”的人,其实根本不懂享受生活( 二 )


马斯洛|“舌尖上浪费”的人,其实根本不懂享受生活
本文插图

考虑到当时中国的现实条件 , 溥仪可以说已经把能享受的东西都享受完了 。 可是你说溥仪幸福吗?估计只要是略懂中国历史的人都不会说他是幸福的 。
在世界范围内 , 享乐主义的幸福实践也造成了不小的悲剧 。 后期的古罗马帝国可以说是古典时代享乐主义的巅峰 , 皇帝和贵族们整天沉溺于各种享乐活动中:酗酒 , 性滥交 , 痴迷于斗兽乃至“斗人” 。
而伴随着王公贵族们的享乐活动 , 古罗马帝国也一天天衰落下去 , 不但在国力方面 , 在精神领域也是如此——古罗马再也没有产生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或者艺术家 , 全民灵魂极度空虚 , 甚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信仰 , 转而信仰被自己征服的奴隶创设的基督教 。 终于 , 在外来民族的不断打击下 , 内忧外患的古罗马帝国很快分崩离析 。
No.2
生活需要一些不断而有效的刺激
曾经有两个老太太在一块谈论她们的一生是否幸福 , 其中一个说:“我的一生太不幸了 , 虽然我爱过很多次 , 但是始终没有办法跟相爱的人走到一起 。 ”另一个老太太则说:“你比我幸福——我守着一个人过了一辈子 , 虽然我很爱他 。 ”
马斯洛|“舌尖上浪费”的人,其实根本不懂享受生活
本文插图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多半认同后一个老太太的观点 , 因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 ,心理上的幸福感往往来自“刺激” , 而前一个老太太由于一生中有过很多次全心全意的爱情 , 因此她一生中所受到的“幸福刺激”就要比后一个老太太数量更多、强度更大 , 因而“幸福值”也就更高 。
人类之所以要不断地依靠“刺激”来获得幸福 , 是因为人类心理上存在一种 “适应效应” 。
//适应效应
// /
NOCITCE
当所处环境无论发生了正向还是负向的改变时 , 人们都会渐渐地适应 。 而与此同时 , 这些变化带来的痛苦或快乐都会慢慢淡化 , 直至消失 。
马斯洛|“舌尖上浪费”的人,其实根本不懂享受生活
本文插图

为了证明适应效应的存在 , 行为经济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下面这个实验 。
对一群实验参与者提出如下问题:“现在你的幸福指数是( )(从1到10选择一个数字) , 如果在你身上发生了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 , 你的幸福指数将变为( ) , 一个月后(不考虑其他事情对你的影响) , 你的幸福指数为( ) 。 ”
实验结果显示 , 在填写当前幸福指数时 , 有80%的实验者填写了6—8的数字;而当交了好运之后 , 有80%的实验者填写了9—10;而当一个月之后 , 大部分的实验者的幸福程度又变回了没有交好运之前的状态 , 即6—8 。
这个实验说明 , 当人们突然交了好运之后(可以视作一个“刺激”) , 幸福感会有较大的增长 ,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人们会渐渐变得“麻木” , 由刺激所带来的幸福感也会慢慢退化 , 并回到一般人的水平 。
马斯洛|“舌尖上浪费”的人,其实根本不懂享受生活
本文插图

适应效应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享乐主义的行为模式不可能得到幸福 。 事实上 ,享乐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用不断的“享乐刺激”来消除适应效应 , 但是 , 由于在现阶段 , 各种享乐手段从根本上说是有限的(以当前社会的现状来说 , 享乐的手段虽然很多 , 但是同质性也很大) , 因而通过享乐获得的刺激很容易就会被“适应” , 从而难以再获得“幸福感” 。
当然 , 适应效应是客观存在的 , 任何人都不可能避开它 。 因此 , 获得幸福的真谛 , 也许就像浮士德临终时所说的那样: “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 , 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