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菲轩|6 种情况更凶险,心梗发作别只想到胸痛,出现这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凶险 , 在发生发展中 , 又常伴多个严重并发症 , 危及患者生命 , 究竟该如何处理?
急性期心律失常是基础病变严重的表现 , 如持续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 。
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见 , 可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室颤) , 导致心脏骤停、猝死;
缓慢性心律失常易发生于下壁心肌梗死和右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中 , 如: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
处置:
?室颤或持续多形性室速应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单形性室速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药物疗效不满意时 , 也应尽早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
?对于室速经电复律后仍反复发作的患者建议静脉应用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 。
?对无症状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速(持续时间<30秒)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 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但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药物将提高AMI患者远期生存率 。
?对于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如房颤)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需注意AMI24小时内禁用)等药物治疗;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 治疗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抗凝治疗 。
?对于伴有低血压的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 , 可能减少心肌灌注) , 可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0.5~1mg , 如疗效不明显 , 几分钟后可重复注射 , 最好是多次小剂量注射;不推荐使用异丙肾上腺素 。
?对于房室传导阻滞 , 二度Ⅰ型和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并发于下壁MI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心率>50次/分且QRS波不宽者 , 不需要处理 , 但应严密监护;
对于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增宽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50次/分 , 伴有明显低血压或心力衰竭等 , 需行临时起搏治疗 。
2、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 , 可在起病最初数日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 , 发生率约为20%~48% 。
心肌细胞在缺血的情况下发生持续性凋亡 , 引起心肌重塑、左室重构 , 导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 从而心功能减低;心律失常或机械并发症也可导致心功能降低 。
处置:
?及早开通堵塞血管、减少梗死范围是预防AMI后心衰的主要措施 , 一般不主张在AMI24小时内给予洋地黄制剂(有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 。
?心力衰竭(KillipII级)时 , 给予利尿剂治疗(如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mg , 必要时1~4小时重复1次) , 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 , 但需避免低血压发生 。
?心力衰竭(KillipIII级)时 , 除适量应用利尿药和静脉滴注硝酸酯类药物 , 应尽早使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当血压明显降低时 , 可静脉滴注多巴胺[5~15ug/(kg·min)]或多巴酚丁胺 。
?在能耐受的情况下 , 应在24小时内开始应用ACEI , 不能耐受者则改用ARB;应注意避免过度利尿导致低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 , 合并右室梗死者不宜使用硝酸甘油 。
处置:
首先补充血容量:
?如中心静脉压低 , 在5~10cmH?0之间 , 肺毛细血管楔压在6~12mmHg以下 , 心输出量低 , 提示血容量不足 , 可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10%葡萄糖液 。
?输液后如中心静脉压上升>18cmH?O , 肺毛细血管楔压>15~18mmHg , 则应停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