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莱博维茨的赞歌》:不死者和两座修道院的毁灭与新生


轮回
1944年2月15日 。 意大利卡西诺山 。 山顶修道院 。
望风的修士眼见天边升起浓密的乌云 , 向着自己迅速飘来 , 不禁感到恐慌异常 。 他脚下的修道院由圣本尼迪克特(圣本笃)于公元529年所建 , 已经历经了近两千年的风雨 。 但这场新的风暴 , 是两千年来修道院受到的任何灾难都无法比拟的 。
因为它是钢铁的风暴 , 炸弹的风暴 。 超过两百架盟军飞机组成的轰炸编队掠过修道院上空 , 向它投下了不计其数的炸弹 , 把这个本笃会发源地 , 也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圣地之一夷为了平地 。
中年|《莱博维茨的赞歌》:不死者和两座修道院的毁灭与新生
本文插图
轰炸卡西诺山修道院

盟军之所以要执行这场轰炸 , 是因为他们想要北上罗马 , 却受阻于德军的冬季防线 , 苦战数月无法突破 。 卡西诺山就位于防线之中 , 这里地势险要 , 天然是绝佳的防御阵地和观察点 。 尽管德国指挥官阿尔贝特·凯塞林陆军元帅已经下令德国单位不可以将该修道院包括入德军的防御阵地内 , 并告知了盟军和梵蒂冈 , 但盟军最终还是不愿相信纳粹将领的一面之词 , 忍痛毁灭了这个基督教圣地 。

执行轰炸任务的美军飞机编队里 , 有个年仅二十一的尾炮机枪手 , 名叫小沃尔特·迈克尔·米勒 。 卡西诺山战役在这个机枪手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伤痕 , 并最终逼迫他写下了足以传世的不朽巨作《莱博维茨的赞歌》——这不仅因为他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 却得亲手毁灭心目中的圣地 , 还因为这场军事行动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德军真的没有在修道院布防或者设立观察点 。 讽刺的是 , 在造成几百避难平民和修士死亡 , 修道院沦为断壁残垣的轰炸过后 , 德军反而没了顾忌 , 第1伞兵师在废墟里设立战壕和观察哨 , 为盟军的进攻带去了更大的困难 。
中年|《莱博维茨的赞歌》:不死者和两座修道院的毁灭与新生
本文插图
参军时的小沃尔特·M.米勒

小沃尔特·M.米勒当然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正邪之争——否则他也不会参军入伍 , 但他在卡西诺山之战里深深地体会了战争的残酷和荒谬 , 而且这份苦恼一直纠缠着他的余生 。 他罹患战争PTSD至少三十年 , 1996年妻子死后 , 他最终吞枪自尽 。 流行的基督教观点里 , 自杀无异于下地狱 。 身为忠贞的基督徒 , 米勒当然清楚这一点 。 所以他的自杀 , 恐怕是因为在心底里 , 他早就认定参与卡西诺山轰炸的自己与天堂无缘 , 必须接受永罚了 。

话虽如此 , 卡西诺山带给米勒的 , 并不仅仅是文明毁灭的苍凉景象 , 也有文明存续的一线生机 。 就在战役开始前几个月 , 两名德国军官马克西米利安·贝克尔上尉和尤利乌斯·施莱格尔中校把修道院内包括文书、画像之类的无价之宝移交到了梵蒂冈和圣天使城堡 。 从事后来看 , 此举拯救了十万余卷古代文稿 , 以及提香、艾尔·葛雷柯和戈雅等古典画家的画作 。
同样的故事 , 也发生在了《莱博维茨的赞歌》里 。 这本小说纵贯三个时代 , 时间跨度将近两千年 。 我们既见证了文明从毁灭后的荒芜 , 也看到了它的复兴 , 乃至又一次毁灭 。 这个轮回有一个共同发生地 , 就是莱博维茨修道院 。 修道院尊建立者工程师莱博维茨为圣 , 以保存过去的知识为信条 。 就像卡西诺山修道院的文物得到抢救一样 , 故事里的修士们也将知识的微弱火花保留给了后人 。 讽刺的是 , 修道院历经千辛万苦保留下来 , 挺过黑暗愚昧时代的古代技术文本 , 到了文明复兴时期 , 却又一次成为了毁灭的推手 。
中年|《莱博维茨的赞歌》:不死者和两座修道院的毁灭与新生
本文插图
英文版小说封面形形色色 , 这是其中一张比较朴实的 。


毫无疑问 , 小沃尔特·M.米勒认为文明的本质 , 不仅仅是科学知识 , 或者说随科技发展而逐渐丰沛的物质 。 如果仅以追求物质为第一要务 , 人类即使苟活过了艰难时期 , 甚至攀上了新的高峰 , 也最终无法摆脱自我毁灭的轮回 , 一遍遍遭受核子火焰的焚烧 。 这种看法实际上和现在流行的工业党、小刘慈欣们的吃人观 , 还有入关学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 米勒不反对科学 , 承认科学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但他的意思也很明显 , 只相信科学 , 会带来非常恐怖的后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