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浙江满分作文引争议,五个高三语文老师,无人打满分,最低40分出头( 四 )


实际高考作文评分的时候 , 评卷标准给的基础等级 , 发展等级之类的 , 其实很空洞 , 没有可操作性 , 只具有参考价值 。 实际评分主要取决于评分老师本人的专业判断 。 有人评39分 , 有人评50几分 , 最后评满分 , 出现这么大的差异 , 是因为每个老师对作文品质的理解有差异 。
不顺畅甚至晦涩的文章 , 必定会制造交流障碍 , 在阅卷场上的风险是很高的 。 好的作文在高考评卷场得不到应该有的对待 , 这是常见的事情 。 这和整个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 , 即我们基础教育的行业里边人才越来越少有关 。
中国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都太低 , 没办法吸引到优秀人才 。 我在成都七中教书的时候 , 我的学生里边几乎没有一个填报师范的 。 在这种情况下 , 你怎么去指望这些老师能够有水平、有判断力来处理看起来有点出格的作文?
所以也要提醒所有考生 , 写作务必要有“读者意识” , 考场作文的读者是阅卷老师 , 要彰显自己的特色 , 同时要评估阅卷老师能否顺利读懂 。
网上说的“不说人话”、“晦涩” , 是因为很多人未必看得懂 。 至于“老到”和“深刻” , 倒也没有 , 有些句子是有深度的 , 但整篇文章无非就是说 , 自我预期和社会对个体的预期 , 要辩证处理 。
《赤兔之死》那篇文章我很熟悉 , 立意并没有什么深度 , 就是用了一个比较浅易的文言文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 也有很多瑕疵 , 写得并不怎么样 , 但写作形式我还是认同 , 因为他使用的仍然是汉语母语的表达 , 而且是一种书面表达 。
而写甲骨文得满分的那篇 , 他不是使用现代汉语所使用的规范汉字来书写的 , 是在为评卷制造障碍 , 他不符合高考的考试要求 。 我认为不给他分都是可以的 。
高考|浙江满分作文引争议,五个高三语文老师,无人打满分,最低40分出头
本文插图

“我觉得它已达到了哲学的高度”
筠溪(化名) , 杭州某重点高中语文老师 , 参加过高考阅卷
我执教了有近14年 。 近年来以教高中生为主 , 也曾参与过高考语文科的阅卷 。
第一次看到这篇作文的时候 , 觉得写得挺有思想的 , 也挺深刻的 。 能看得出来这个学生的阅读量是比较广的 , 而且表达上有自己的特点 。 但有些词在初读时也不是很明白 。
如果让我来打分的话 , 考虑到这篇作文所表达的观点比较难理解 , 我可能会给出50的分数 。 因为在这些年来 , 在语文课程的调整之下 , 我们会更佳着重考察学生的阅读面 。
但我觉得至少这篇作文给了我们一些信息 , 使我们知道现在浙江省的阅卷老师会比较青睐这样的学生 , 是会对学生的阅读面、思想性或是说一些深刻性有所认可的 。
可能在未来的教育中 , 我会比较关注学生在阅读层面的拓展 , 引导他们对社会上的现象多关注、多思考 , 希望能培养出他们在思维上的深度 。
在我们老师之间的讨论 , 有些老师是认可这篇作文值得满分的 。 毕竟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 , 写出这样一篇文章 。 不仅有自己的建筑 , 而且思想深刻、条理也清晰 。
也有老师觉得这样的作文是缺乏典型性的 , 因为它的结构不够严密、选题不够别致 , 而且议论的方式也不是那么合适 。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 , 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文章是可以去学的 。 但一般学生比较难学到 。 我觉得它已经达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了 。
但我还是觉得语文和哲学还是有区别的 , 而且也不能要求学生达到一个哲学家的高度 。 只要他能够有一些深刻、独到的见解 , 并且能够言之成理、不要人云亦云就可以了 。
而且我也观察到 , 近年来浙江省在对作文打分上是有转变的 。 以前会比较欣赏文采出众、词藻华丽的文章 , 但现在可能会对思维的深刻性、论证的逻辑性有更多的考量 。
我觉得这样也是合理的 , 我也会有意地去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 , 但我自己其实也还在摸索 。 我会在平时精讲一些议论文 , 带领学生去品读、去体会 , 希望他们能够学习到作家的表达 。 我会通过一些专题训练 , 去侧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 比如鲁迅的《拿来主义》 ,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篇议论文的典范 , 是可以学习其中的写法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