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浙江满分作文引争议,五个高三语文老师,无人打满分,最低40分出头


文 | 每日人物 刘梓祁 刘丽静
编辑 | 钟十五
高考作文向来是每年夏天的讨论热点 。 而满分作文更是 , 既是学生参考的模版、老师教学的风向标 , 更是大众津津乐道的谈资 。
近日 , 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一经公开 , 因其复杂、深沉和抽象的行文风格 , 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
浙江省专家评价此文“老道和晦涩同在”、“深刻与稳当俱备” , 夸赞其没有废话、逻辑精准 。 同时认为此考生有着丰厚的阅读量 , 超出了一般高中生的水平 。
批评的声音也同样聚焦在作文的内容 , 认为这篇作文晦涩、难读 , 通篇充满了拗口的语句、生僻的辞藻和难明的引用 , 是根本没有“好好说话” 。
因此 , 每日人物找来不同城市的五位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 , 他们基本有过高考作文阅卷的经历 , 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和来理解这篇作文《生活在树上》 。 其中不乏夸赞和欣赏 , 但更多的是忧虑和担心 。 这篇作文会否成为新的写作标杆 , 或引起教学上新的思考 。 老师们各有答案 。
以下为五位老师的口述 。
高考|浙江满分作文引争议,五个高三语文老师,无人打满分,最低40分出头
本文插图

“这篇满分作文的导向是不对的”
马君慧 , 广州某重点中学语文老师 , 担任语文教研组长16年
读完后的第一感觉是费劲 。 “话没好好说”是我对这篇作文的第一印象 。 我始终认为作文是要讲究对象的 , 是给谁看的 , 但《生活在树上》没有回答好这个问题 。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写一篇作文时 , 需要先假定一个接受的对象群 , 然后再决定一个话题要怎么表达 。 前几年的高考作文也有这样的主题 。
如果从这个视角去审视浙江卷的作文题 , 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最后要面对的人群其实就是普通大众 , 并不是某个单一的人群或是专业人士 , 所以没有必要说的那么拗口、别扭 。 这样的文章更加适合出现在学术、哲学或是其他比较专业的圈子里 。
从分数看 , 我觉得第一个老师给的39分还是低了一点 , 他对考生的创意性还是不太肯定的 。 但打满分 , 我又觉得过了一些 。 因为这篇文章毕竟只是语言上的技巧或者素材上的丰荣 , 毕竟作文终究是要讲受众和普及性的 。
如果我去评分 , 会给一个比较折中的分数 , 可能40出头 。 我一直认为作文 , 尤其是满分作文 , 是一个带有导向性的东西 。 但这篇作文的导向是不对的 。
这让我感到担心和害怕 , 有点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了 。 如果我的学生中出现这样的人 , 我该怎么办?如果肯定 , 我担心会害了这个学生 。 但要否定这学生 , 可他的知识面又确实很广 。 不论他是不是读过这些书 , 他能把这些素材记下来用在考场上 , 而且还用得挺好 。
在我看来 , 高中生是相对容易在大环境中迷失的群体 。 从年龄上讲 , 尤其是高三的学生 , 在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问题上 , 应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思考 。 如果要扭转或者纠正 , 要困难一点 。
我更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 所以我想让他们知道对什么人要说怎样的话、这个话的接受程度如何以及别人会怎么理解这些话 , 在这之中达到一种融合 。
因为这篇作文 , 身边也有人重新提起以往的满分作文 , 比如《赤兔之死》 。 我觉得用文言文来写作的章法当然也是可取的 。 而这一篇作文 , 有很多词汇是可以替换成普通大众更好接受的词汇的 , 不然就会给人一种在故意卖弄辞藻的感觉 , 尽管用的也没错 。
高考作文虽然说不限文体 , 但考生还是写议论文居多 。 议论文对一个问题、一个现象的切入点以及考生自己所在的这种格局是挺重要的 。
有一些学生在遇到一些合适的问题的时候 , 会以叙事的方式来表现出来 , 还会带有一些情感的触动性 , 这样的文章反倒让人印象更加深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