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思想库|黄子平:你我他是文本,世间万事万物皆是文本01020304名家介绍:黄子平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黄子平:你我他是文本 , 世间万事万物皆是文本
冰川思享号特约撰稿 | 姚峥华
结识黄子平老师 , 得益于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评选 , 那一年 , 黄老师应邀担任评委 。 同场评委的我 , 感觉与历史狠狠握了一下手 。 要知道 , 他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学界如雷贯耳的人物 。
冰川思想库|黄子平:你我他是文本,世间万事万物皆是文本01020304名家介绍:黄子平
本文插图

▲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黄子平(图/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官网)
此后 , 见面多了 , 黄子平老师言谈中的儒雅、平和、矜持甚至腼腆 , 让人想起他那句警世名言“深刻的片面” 。 他对多学科把握学术的高度自觉 , 对何为文本以及文本的解读 , 对西方各种现代、后现代观点的熟悉和运用 , 对批判的学术的辩护 , 对愈发时尚的各式理论的焦虑 , 对知识-权力构成的“整体”和“总体”的怀疑 , 甚至对三十年来没有新的文学史叙述而遗憾……
让人发现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知名批评家 , 几十年来从学术的中心到学术的自我边缘 , 从边缘再到中心 , 自身学术研究从来不曾停歇 。
黄子平老师新近出版的作品《文本及其不满》 , 尽管是近四十年文章精华的结集 , 却试图在“知识友谊”中重启“无限交谈” , 构建一个你我他的文学共通体 , 以期达到“嘤其鸣矣 , 求其友声” , 让人心有戚戚 , 充满敬意 。
01 一提起黄子平 , 人们总会想到著名学者钱理群、陈平原 。 他们仨被喻为“燕园三剑客” ,三十年前 , 在《读书》杂志上做了一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 率先在当代文学研究上摆脱原本依附于政治史叙事的文学史框架 , 打破分段论 , 让以前互相割裂、残缺不全、讲不清楚的文学现象 , 重回新的叙事框架下进行叙述 。
那是一种新的思想启蒙 。 用钱理群先生的话讲 , 那个年代 , 自由聊天不仅是一种生存方式、学术方式 , 还创造了“学术聊天”的自由文体 。
正源于那些年的“无限交谈” , 各种思潮与文章蓬勃兴起 。
坐到一起评书 , 我内心是矮了一截又一截 。 黄子平老师话不多 , 却语惊四座 , 比如“大头针说” , 意思是 , 翻开当代文学作品 , 满眼大头针 , 硌牙 , 感觉非常不舒服 。
此番论断当然是有底气的 ,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 黄子平与出版家董秀玉合作 , 编香港三联书店版“中国小说年选” , 一编五年 , 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强有力的烙印 。 现在回想起来 , “编年度小说带给我生命中那些年里的读和写 , 是如此持久充实 , 生机饱满” , 他的笔下有一种真诚的感激 。
【冰川思想库|黄子平:你我他是文本,世间万事万物皆是文本01020304名家介绍:黄子平】
冰川思想库|黄子平:你我他是文本,世间万事万物皆是文本01020304名家介绍:黄子平
本文插图

▲《中国小说一九八七》(图/网络)
不像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评选 , 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进行初选、复选和终评 。 编年度小说是一整年的工作 , 从年初开始 ,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读小说 , 读一切跟小说相关的东西 , 不断地比较、拣选、过滤 , 读到年底他才开始觉得心中有数了 , 那种状态是“你跟当代小说一年到头结结实实地活在了一起” 。
年度小说集的第一本是《中国小说一九八六》 , 现在估计只能上旧书网才能淘到 , 而且价格不菲 。
相比之下 , 尽管我平时的工作是接触并过眼大量的新书 , 每周精读一本好书 , 在音频平台上进行推荐;隔三岔五也写点书评文章 , 在新媒体栏目上发布 。 但一起坐在好书评选席上 , 自己还是忍不住心虚和惭愧 。
想到黄子平“八讲”沈从文中的一个细节 , 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人要将沈从文的原著《萧萧》《贵生》《丈夫》等拍成电影 。 沈先生说 , “你们看我的作品太少 , 不妨看到十部以后再来研究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