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厂,越南江湖:我们千里南下看到的真实淘金故事|《财经》封面( 四 )




李华清楚里面的利害关系 , 不来 , 订单没了 , 但来了 , 风险巨大 。 而且 , 越南还是一个小费国家 。



逢年过节得定期打理 , 否则消防、海关查水表 。 春节一到 , 政府成了百货楼 , 现金、水果、名酒 , 堆满楼 。 还有张口就要20万美元的 , 很多官员在中国待过 , 饭桌上只喝白水 , 走时顺走茅台 , “很识货” 。



好处也有 , 只要肯花钱 , 插个队 , 搞个证 , 中国工厂都竣工了 , 日本人还在排队 。 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 中国老板们经常感慨 , 在越南 , 很习惯 , 越南菜加点油就是中国菜了 。



这些灰色支出一股脑算上 , 买地建厂回本要六年 。 前提还是上游订单有保证 。 “因为只要你来了 , 就基本被锁死了 。 ”



李红旗就被锁死在了静电刷上 。 这种打印设备零部件 , 用于防静电 , 当地无法生产 。 静电刷本来是日本公司的专利 , 后来管理成本越来越高 , 交给了几家中国公司 。 2008年金融危机后 , 这些日企大批转到越南 , 李红旗的公司是唯一冒险跟进的 。 因此包揽了全球绝大部分份额 。



成为行业冠军也有代价 。 在中国 , 有庞大的国内需求市场 , 生意不愁 。 但越南尚处市场经济初期 , 几乎没有本地市场 , 只能守着捆绑企业吃饭 。


中国工厂,越南江湖:我们千里南下看到的真实淘金故事|《财经》封面
文章图片
河内夜市到处都是卖越南制造的鞋店 摄影/《财经》采访人员 陈潇潇



静电刷一年到头撑死1000多万个 , 模具一开 , 一个月的量一个小时就做完了 , 但产线一停就是成本 。 最怕是6月 , 农忙来了 , 工人要回村割麦子 , 李红旗去算经济账 , 请假损失的工钱早就够收麦子了 。 工人回敬 , “中国人就知道赚钱 。 ”



遇到罢工就更惨 , 只好多备库存 , 资金链绷成弦 , 一旦上游订单下滑 , “嘣”就断了 。

他两手一摊 , “说白了 , 越南就是一个中转站 。 而你就是客户在越南的零部件仓库 , 而且是免费的 。 ”



决定来越南之前 , 股东群里鸡飞狗跳 , 保守方怕一旦出问题 , 国内输血 , 越南成了无底洞 。



陈红是王立林的上司 , 大股东之一 。 她喜欢投资 , 一有钱就花掉 。 她坚信“要看准大方向 。 这个方向就是走出去” 。 就像她的人生 , 十多年前 , 她还是四川县城里的一个小学老师 。



她的自信来自对国内市场的判断 。 国内制造业也不乐观 , 尤其螺丝是工业之米 , 过去很少活不下去的 , 去年一倒就是好几家 , 普遍业绩下滑30% 。



大厂订单转移是主因 , 三星惠州工厂 一搬走 , 立刻有螺丝老板甩手不干 , 1.5亿元求收购 。 一些失去订单的同行 , 反过来争抢本就缩水的国内市场 , 一个螺丝从2分钱降到了1.5分 。



这个趋势还会继续 。 “就算没有贸易战 , 劳动密集型大厂也会逐步把低端制造往越南转 。 ”歌尔负责人说 , 这一定是趋势 。 回国去看 , 产线里清一色的中年大叔、大妈 。 但在越南 , 还能招到年轻劳动力 。 不仅人力成本只是三分之一 。 只要招得到女工 , 效率不比国内差 。



越南女人听话 , 安分 , 国内一天做多少 , 这边也能做多少 。 都是自动化流水线 , “工人就是要像机器一样 , 不要有那么多想法 , 这样品质才最稳定 。 ”还有一点 , 越南女人手小 , 有些动作 , 连镊子都省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