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怡ella yang|这座道教名山,是避暑胜地,我国第一位女灸学家行医炼丹地( 二 )


更向何生度此身
我的旅途中 , 形走过不少道教名山 , 常听道人自勉:此生不向今生度 , 更向何生度此生 。
三清山奇峰参天、幽谷千丈 , 在这讲求中庸之道、个人修行的地方 , 如庄子告诫 , 要躲避灾祸 , 就要做到“削迹捐势”、“不为功名”、“虚已游世” , 时刻含蕴内敛 , 不可狂妄张扬 , 庄子认为人的“形”、“神”都要适可而止 , 不能过度 。 “依乎天理”的同时 , 做到“安时而处顺” 。 老庄之道 , 道教神仙画 , 即使道家弟子已有道学缘起仍需日日精进 , 更何况四处奔波的红尘中人?世外修身、红尘炼心 , 万花丛中过 , 惟独谁能“不染人间桃李花”?
羽衣常带烟霞色 , 不染人间桃李花 。 这句话出自道教白玉蟾祖师的一首词《道情》 。 站在三清山的三清宫宫殿前 , 凝望宫门上悬挂的“三清福地”的匾额 , 附近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 , 如今被称为“仙井” 。 想到游览过的“万笏朝天”、“玉兔奔月”、“孔庄论道”、“童子问道”、“葛洪献丹”的山峰之名 。
栈道、云海、古树、峡谷 。 骤风疾雨吹不散道人的理想 , 星云膨胀也无法稀薄山中玄虚神奇色彩 , 走过、看过 , 不过是借我们平凡生灵一点时间而已 。
人生在世 , 如影随形的考验和祸福总是不离左右 , 纵观历史 , 愚蠢和复杂更是人类历史上所有不幸的本源 。
杨怡ella yang|这座道教名山,是避暑胜地,我国第一位女灸学家行医炼丹地
本文插图

在毛姆《一片树叶的颤动》的小说集里 , 写了南太平洋诸岛见闻中 , 在远东殖民地生活的西方人 , 上至总督下至侍役 , 从贵妇人到街头妓女 , 人的满足、喜悦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慕 , 同时他们的软弱、伪善和空虚 , 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对复杂的人性的追问和思考 。 意大利的思想家皮耶尔乔治·奥迪弗雷迪还写了一本《人类愚蠢字典》 , 作者把人类社会中268个自欺欺人的愚蠢现象 , 按英文字母a-z编排 , 编成一部词典 , 批判我们闻所未闻的伪科学、江湖骗术 , 以及互联网为小白、黑客、瘾君子的新愚蠢物种创造了条件 。
曾经 , 对于世界各种无法解释 , 难以接受的现象 , 人们统称为神学 , 讲述神仙传说 。 难道仅仅是一种心理安慰吗?难道真的只是走到了偶然的地方 , 遇到神仙吗?在三清山上 , 无论走不走得到道家藏风聚水的风水宝地?我们应该从起步就知道 , 人生路漫漫 , 力尽而止 。 苦海万丈 , 人无完美 , 修行永远是刚开始 。
正是因为漫长历史中 , 三清山在地质上经历了14亿年的沧桑巨变 , 其中为海水淹没三次 , 达五、六亿年之久 。 紧接着由于处在造山运动频繁而剧烈的地带 , 断层密布 , 节理发育 , 山体不断抬升 , 又经长期风化侵蚀和重力的崩解作用 , 长期风化侵蚀 , 形成了峰插云天 , 谷陷深渊的奇特地貌……自然温柔又有张力 , 正是因为如此 , 人才需要问道 , 才向往深邃清静、清幽安逸 。 也是中国道教文化为何能化解人于最糟糕境地的道之所在 。 每一个人都自有穿梭于自然间所问到的道 , 所肆意所疯狂的所笑看所静观的 。 面对惊慌的世界 , 最守恒的即是人间自然 。
站在三清山上 , 是世外还是人间 , 不论人在持守哪一条戒律 , 不论在苦练何等苦功 , 皆是途径 , 自度迷津 。
公元357年至361年 , 葛洪云游三清山在此节庐修道 , 三清福地至今还留着他当时炼丹留下的痕迹 。 三清山上 , “葛洪献丹”山峰顶部似一道士手捧药葫芦 , 人们尊崇葛洪为开山祖师 。 不知 , 数千年前的道人是否真留下了长生药典?是否以透明的墨水、仙人独有的字符写下一切?圆满自己的内丹亦或是能医好人间疾病的长生丹药?
它们是否存在?当你爬上三清山……它们的过往 , 它们的名字 , 一瞬间全来了 。
杨怡ella yang|这座道教名山,是避暑胜地,我国第一位女灸学家行医炼丹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