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缩阳”、“风淤积”、“想太多病”、“愤恨亲族病”:盘点那些“无法翻译的怪病”( 二 )
值得思考的是 , 一些无法翻译的疾病在近年来消失了 , 另一些却传播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地方 。 这些病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决定了它们在哪里出现?这些问题的答案已经困扰了人类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几十年 , 关于它们的最新发现 , 则能帮助我们理解精神疾病的源头 。
“神经衰弱” , 其实是
西方舶来病
在各种文化依存疾病中 , 有一种病的发展历史最叫人意外 , 它就是所谓的“神经衰弱” 。 这种疾病如今主要出现在中国和东南亚 , 但它的源头却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殖民时期 。
神经衰弱当年的名字叫“neurasthenia” 。 美国神经病学家乔治·米勒·比尔德(George Miller Beard)推广了这个概念 , 将其描述为一种“神经系统耗竭”的状态 。 彼尔德认为 , 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健康能量” , 如果这种能量被耗尽或者过度使用 , 人就会陷入神经衰弱的状态 。 在那个时代 , 工业革命造成了日常生活的剧变 , 而比尔德相信 , 这种包含了头痛、疲倦、焦虑等症状的综合征 , 正是这种剧变的结果 。
本文插图
19世纪对“神经衰弱”的治疗建议是 , 女性卧床休息6~8周 , 男性则应该远离城市 , 去旷野中“重新发现自己” | www.thecut.com
哲学家凯文·阿霍(Kevin Aho)曾研究过神经衰弱的历史 。 他说:“当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作者)这样的名小说家被确诊之后 , 神经衰弱就变得大受欢迎了 。 那几乎是当年的时髦病 , 象征着敏感和智力上的创造性——它成为了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标志 。 ”
神经衰弱于是在全世界的欧洲殖民地上蔓延开来 , 那些蓄小胡子的外派军官和他们的妻子热衷于患病 , 仿佛这是给他们的思乡之情加上了一个标签 。 根据1913年的一份调查 , 神经衰弱成为了驻印度、斯里兰卡(那时还叫锡兰)、中国和日本的白人殖民者中最常见的疾病 。
但随着时间流逝 , 神经衰弱渐渐在西方失去了魅力 , 因为它开始和更为严重的精神问题联系在了一起 。 到了今天 , 西方人已经完全把它忘记了 。 但世界其他地方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因为不会使人联想起精神病态的耻辱 , “神经衰弱”的诊断到今天仍在使用 。
在亚洲的某些地方 , 人们比起抑郁症更容易说自己患有神经衰弱 。 80年代 , “神经衰弱”的诊断在中国极其常见 。 和“神经衰弱”相关的症状包括 , 情绪不好、睡眠不好、长期疲倦、慢性疼痛 。 2018年 , 在对中国广州的一组随机抽样的成年人开展的一项研究中 , 有15.4%自认为有神经衰弱 , 而自称患抑郁症的只有5.3% 。
而近些年来 , 神经衰弱在亚洲也在慢慢消失 。
本文插图
比起“抑郁症” , “神经衰弱”的百度指数相对在走低 。 2011年抑郁症的搜索指数是神经衰弱的2倍 , 如今已经是6倍左右 。 | 百度搜索指数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巴克内尔大学的心理人类学家艾伦·特兰(Alan Tran)说:“当我2008年第一次访问越南胡志明市的一家精神病院时 , 几乎每个病人都说自己有神经衰弱 。 但是当我10年之后再去回访 , 样本里只有一个人还在这么说了 。 ”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文化不同 , 给疾病
贴的标签也不同
有两种可能 。
第一种可能 , 人类的所有成员都会患上范围有限、内容近似的精神疾病 。 比如我们都会感到焦虑和抑郁 , 只是我们谈论和理解这些感受的方式 , 会随着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场所而变化 。
这种猜想的一个重要证据在于 , 那些文化依存疾病可以在同一个人群中流行和消退 , 且其进退是如此迅速 。 这说明这些疾病不是由比如遗传这样的因素驱动的 , 因为遗传变化往往会跨越几百上千年 , 不会在短短几十年内发生 。
推荐阅读
- 果壳|吃了毛肚火锅、烤串、麻辣烫、牛肉面,接着我14天没吃没喝
- 果壳|躺在痔疮手术台上时,我不知道自己将经历什么考验
- 果壳|强迫员工吃“死神辣条”,贵公司知不知道辣椒真的可以要命?
- 果壳|1件T恤,折几下合适呢?6折够不够?
- 果壳|做运动最爽的,难道不是这个?
- 果壳|高浓度猛药组合,你们的魔鬼又来了!!!
- 果壳儿|走出社交舒适圈的三个方法
- 果壳网|绿色植物有了第三个门类!
- 果壳|艾滋病治疗候选新药:注射半年后,药物仍有活性
- 果壳|玩手机对孩子危害有多大?查阅无数论文后,我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