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斯|扫地机器人终迎“标品化”,科沃斯稳坐第一

_原题为 扫地机器人终迎“标品化” , 科沃斯稳坐第一
文|佘凯文
来源|智能相对论(aixdlun)
“现在的扫地机器人到底怎么样?”同事易小姐在网上看了一圈后 , 还是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
“一个朋友结婚 , 送红包‘太俗’ , 而且她之前表露过想买台扫地机器人 , 那我就趁这机会送她算了 。 考虑到我自己家里多年前买的那台只会‘推狗屎’和‘转圈圈’的‘机器人’ , 有点拿不定主意 。 ”
是啊 , 现在的扫地机器人到底怎么样?即便市场再“热闹” , 比如每年在6.18、双十一的成绩斐然 ,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依旧是一头雾水 。
“买的科沃斯 , 我看它的销量最好的 , 3000多的价格应该比我以前的好吧?”易小姐在一番苦恼之后下定决心 。
在市场需求和行业营销的双重推动下 , 扫地机器人这类产品确实在走向消费中心 , 但也不禁想问 , 你的“扫地机器人自由”实现了吗?
谁在推动扫地机器人“标品化”?
扫地机器人产品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货” , 但如果从渗透率来看 , 国内市场渗透率还不到4%(内地用户不到1%) , 远低于日本、欧洲地区的10% , 与北美市场13%的渗透率更是相距甚远 。
沃斯|扫地机器人终迎“标品化”,科沃斯稳坐第一
文章图片

好消息是 , 巨大的目标市场以及购买意愿在国内市场已经显现 。
一位扫地机器人用户与“智能相对论”说道,“我是今年年初的时候买的扫地机器人科沃斯的 , 快半年了 , 最初买的时候确实很犹豫 , 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 , 从结果来看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 清洁能力的智能化程度比我的预期好多了 , 也愿意推荐给朋友 。 ”
现阶段 , 随着扫地机器人产品步入大量消费家庭 , “标品化”正在成为行业的大方向 , 而在“标品化”的过程中 , 又少不了品牌的推波助澜 。
国内市场 , 也基本已被三大品牌实现“包干” , 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 , 科沃斯市场占有率为42% , 小米为14% , 石头的占有率是11% , 三大品牌共计占据了67%的市场份额 。
今年6.18 , 科沃斯和石头依旧占据着市场主导 。 数据显示 , 科沃斯全渠道成交额超4亿 , 销量超22万台 , 卫冕了天猫、京东、苏宁易购 , 连续8年蝉联扫地机器人类目第一名;石头扫地机器人在京东销售额环比5月增长了400%;而360官方公布的618战报显示 ,360扫地机器人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300% , 京东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11倍 , 销量同比增长9倍 。
关于如何看待扫地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石头科技CEO昌敬在接受“混沌大学”提问时说道“人们对清洁和安全需求倍增 , 以机器人、自动化取代人 , 做重复性劳动和危险性劳动的机会 。 ”
当然 , 扫地机器人产品大卖 , 与行业智能化程度提高、清洁度实用度提升同样息息相关 , 且成为了决定性原因 。
“扫地机器人在今年能够成为大热产品 , 主要的推动来自产品能力的大幅提升 , 一方面是智能化 , 智能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 像地图规划、避障能力与之前的产品都有了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则是清洁能力 , 这对于“模棱两可”的用户至关重要 , 提高了市场对于产品的信任度 , 才使得扫地机器人逐渐被万千家庭所接受 。 ”科沃斯CTO吴牟雄在接受“智能相对论”采访时表示 。
扫地机器人迈入“标品化” , 以科沃斯为首 , 加上小米、石头、360等行业玩家功不可没 , 但“标品化”之后扫地机器人产品并未就此“万事大吉” 。
“标品化”之后 , 扫地机器人“破圈”仍有难题
现阶段 , 对于扫地机器人行业而言至关重要 , 原因有二 , 第一近些年 , 行业走势并不是一帆风顺 , 有着明显上下波动 , 市场还没有真正进入“稳定期”;第二说“营旺销冷”肯定不准确 , 但“小众化”的标签确实还未被彻底撕去 。
所以 , 扫地机器人想要继续“破圈” , 仍有几个问题不可忽视 。
1、照顾“新中产阶级”用户还要做什么?
之前有机构对扫地机器人产品做过一份用户画像调研 , 结果显示 , 购买扫地机器人产品的用户大都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 , 收入水平中上 , 以40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居多 。
沃斯|扫地机器人终迎“标品化”,科沃斯稳坐第一
文章图片

这个结果很好理解 , 至于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原因也很简单 。
早些年 , 扫地机器人进入高速发展期 , 各类产品纷纷涌入市场 , 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参差不齐” , 扫地机器人产品一度“被自己打败” , 落下了不好的名声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喜好高科技产品的年轻人愿意继续“试错” , 而“新中产阶级”就未必了 。 所谓“新中产阶级”是指以30岁到40岁左右的人为基础的一个强大族群 。
这部分人群有着显著的消费特征 , 即只选合适的,不选最贵的 , 新中产消费观的最大特征是理性化倾向明显;从“价格敏感”到“品质敏感” , 在购物时 , 新中产更注重购物的体验和服务 , 并愿意为此花钱 。 但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让他们爱上一个品牌也可能让他们丧失对一个品牌的好感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