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切艺术都是书法的延展丨专访朱天曙( 五 )

新京报:自魏晋以来 , “书法”一词开始作为特定词汇出现;南朝至唐代 , 书法逐渐从实用书写和单纯的“字形”论 , 转化为一门“艺术” 。 这些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朱天曙:由魏至晋 , 以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书家凭借书法艺术上的造诣得到人们的重视 。 南朝至梁间 , 公私收藏盛行 , 鉴赏、收藏和著录的风气渐渐兴起 , “书法”作为特有的词汇大约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 如南齐王僧虔论谢综书为“书法有力 , 恨少媚好” , 南朝宋虞龢论书称“桓玄爱重书法 , 每集 , 辄出法书示宾客” 。

 

西晋时期出现了一系列以书体为篇名赞美书法的文章 , 有成公绥的《隶书体》、杨泉的《草书赋》、索靖的《草书状》等 。 这些文章和书法理论还有些不同 , 是以书法作为题材 , 以文学作品的方式来呈现的 。

 


中国的一切艺术都是书法的延展丨专访朱天曙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快雪时晴帖》 , 王羲之 , 东晋 。

 

如西晋杨泉《草书赋》论草书“乍杨柳而奋发 , 似龙凤之腾仪” , “发翰摅藻 , 如春华之杨枝”;西晋索靖《草书状》论草书“骐骥暴怒逼其辔 , 海水窊隆扬其波” , “ 芝草蒲陶还相继 , 棠棣融融载其华”等 。 西晋文人把书体作为赏玩的内容 , 说明书法技艺已经成为了他们寄托情怀的对象 。

 

唐代的书法艺术臻于完善 , 书家辈出 , 书法理论也走向了新的高峰 , “书法”一词的内涵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 , 也有了“书学”“书道”等概念 , 但初唐的书论也有一定局限 。 唐太宗《论书》云:“书学小道 , 初非急务 , 时或留心 , 犹胜弃日 。 ”孙过庭《书谱》也说:“君子立身 , 务修其本 , 扬雄谓诗赋小道 , 壮夫不为 , 况复溺思毫厘 , 沦精翰墨者也 。 ”他们都认为书法首先只是一种技艺 。 孙过庭还谈到书法的实用价值和鉴赏价值 , 认为贤达之士应兼通书艺 。

 

到了盛唐 , 张怀瓘对书法的认识就与初唐不同了 。 他从更高的层面上肯定了书法的地位 。 张怀瓘认为书法是通乎自然之道的 , 与文字是一对孪生兄弟 , 它们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 所谓“字之与书 , 理亦归一” 。 文字是与天道、地理、人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表现相一致的 。 在他看来 , 文字书法通乎大道 , 这正是书法的价值所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