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切艺术都是书法的延展丨专访朱天曙

新京报采访人员丨董牧孜

 

汉字里藏着中国人的性格 。 古人言 , “书如其人” , “可喜可愕 , 一寓于书”

(韩愈语)

。 只是 , 在互联网时代 , 中国人用笔写字的机会大大减少了 。 书法在今人心中的角色 , 相比古代人则大不同了 。

 

如今 , 书法逐渐退出了生活的实用范畴 , 我们往往将书法视作一种纯粹的艺术审美 。 相反 , 书法对古人来说既是艺术 , 也为日常实用 , 是读书人私人化的、可遇不可求的雅趣 。

 

自然 , 这也意味着书法的审美世界需要门槛 。 如美国汉学家高居翰所言 , 西方人研究中国美术史 , 明智者最好不碰书法

(如其本人那样)

, 因为没有书写经验和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 , 很难进入 。 即便今日的中国人 , 也有不少只识“汉字书写” , 不识“汉字书法”的状况 。


中国的一切艺术都是书法的延展丨专访朱天曙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书法答问》 , 朱天曙 著 , 世纪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0年2月

中国的一切艺术都是书法的延展丨专访朱天曙 。 

今年出版的《书法答问》一书 , 便戳中此一痛点 。 从浅到深 , 从技法 , 到审美 , 再到个人的艺术实践经验 , 书法学习中的共性问题都在其中 。

 

《书法答问》一书的作者朱天曙 , 是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 受家庭熏陶 , 他从小练习书法 , 书、画、印皆通 , 他的书法研究始终和创作、教学密切联系在一起 。

 

在大学书法教学过程中 , 常常有中国学生和海外留学生提出和书法有关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 有的问题是常识 , 有的则比较个性化 。 于是 , 他将自己近年来在各个高校的讲课实录整理成书 , 既是为初学者所写 , 也是为书法专业入门者所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