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了白了兔|郭店版《老子》,是最全面的识别、应用“感知的主体”的练习体系( 七 )


这个字的上半部门 , 是个源头甲骨文"临"字的简写 , 表示的意思是:"感知的主体"在看"意识影像" , 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感知的主体"去感知"真正的我" 。
这个字的中间部门是个"X"的图示 , 表示的意思是:在"感知的主体"与"真正的我"之间的感知难题 。
这个字的下半部门是个"子"字 , 表示的意思是:"真正的我" 。
这个字表示的意思是:"感知的主体"开始去感知"真正的我" 。
……
第三句话后半句的第4个字(整句的第8个字)就是个"子"字 , 表示"真正的我"的意思 。
……
第三句话后半句的意思是:"感知的主体"从最外面回收到最里面以后 , 就能去感知"真正的我" , "真正的我"就能认知到"真正的自己(Self)" 。
小了白了兔|郭店版《老子》,是最全面的识别、应用“感知的主体”的练习体系
本文插图

第三句话的意思是:"感知的主体"从"第一套心智系统"中识别、剥离出来转换到"第二套心智系统" , 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 , "感知的主体"能够去感知"真正的我" 。 "感知的主体"在不受任何因素影响的情况下 , "真正的我"会接受"感知的主体"对"真正的我"的感知结果 , "真正的我"就能熟悉到"真正的自己(Self)" 。
同样 , 第三句话的意思与"八正道"中的后"四正道":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意思 , 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
四、训练过程中的“感知的主体”(第一章后半部门解读)
1、识别“感知的主体”的出发点……
小了白了兔|郭店版《老子》,是最全面的识别、应用“感知的主体”的练习体系
本文插图

这第一句话 , 是老子对前面三句话的归纳总结 。
第一句话的第1个字 , 是个"三"字 , 表示的意思是:前面的三句话 。
……
第一句话的第2个字 , 我们在前一篇(第十三篇)中已经解读过 , 这个字不是"言"字 , 而是"感知的主体"进行"心智系统转换"训练的路线图 , 表示的意思是:"感知的主体"冲到显性世界中以后 , 又通过"心智系统转换"训练往回收 , 终极能进入隐性世界 。
所以 , 第二个字表示的是第一个字的结果 。
……
第一句话的第三个字 , 是个"未断脐带的胎儿"的图示 。 这个图示表示"联接"的意思 。
在这里 , 这个字用来表示前面二个字与后面四个字之间的关系 , 也就是说 , 前面二个字表示的结果 , 由后面四个字表示的原因促成 。
……
第一句话的第四个字 , 我们在解读第三句话的第二个字时 , 已经解读过 , 表示的意思是:因由显性人体意识(Consciousness)的认知 , 而产生的熟悉 。
……
第一句话的第五个字 , 是一个"源头甲骨文"字 。
这个字的造字 , 采用的是上下结构 。
这个字的上半部门的主体 , 是个"口"字中加"一横"的字符 , 表示"显性人体意识(Consciousness)掌控下的认知"的意思 , 在这个字符的上面 , 加了"上"字的字头 , 所以 , 上半部门的意思是:显性人体意识(Consciousness)熟悉到"心智系统转换"的知识 。
这个字的下半部门是个"又"字 , "又"字的本意是"动态显性人体"的意思 , 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从显性人体开始训练"心智系统转换" 。
小了白了兔|郭店版《老子》,是最全面的识别、应用“感知的主体”的练习体系
本文插图

上图 , 是第一句话的最后二个字 , 这二个字很重要 , 是《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的关键字 , 所以 , 我们拿出来一起讲 。
上图 , 左边这个字 , 我们在解读前半部分第一句最后一个字的时候讲过 , 这是个表示"方向"的源头甲骨文字 , 表示的意思是:从显性世界向隐性世界返回 。
……
上图 , 右边这个字以往被误读成"足"字 , 这个字是个"源头甲骨文"字 , 并不是"足"字 , 甲骨文"足"字与甲骨文"正"字是同一个字形 , 上半部门是个"方框"图示 , 并不是个"口"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