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多芬的《欢乐颂》,为什么常被用来当大反派的BGM?( 二 )


实际上罗森的观点其实并没有与话题理论有本质上的冲突 , 他只是摒弃了社会文化视角 , 从音乐本身出发去解读音乐的意义 。 但他认为掌握这套符号体系对欣赏音乐本身来说并不重要 , 音乐欣赏是一种本能 , 人们不需要去讨论诘屈聱牙的术语 , 也能够与音乐发生情感共振 。 “在电影中 , 无须别人解释 , 我们就能知道音乐所讲述的到底是被捆缚的无辜女主角 , 还是那个正在用绳子绑她的反派 。 ”
如果你有一些乐理基础 , 可以伴随罗森的视野畅游古典音乐表意变迁的历史 。 在《音乐与情感》中 , 他讲到18世纪古典音乐的情感意义是通过“协和”与“不协和”关系创造的 , 不协和音程制造、增强张力 , 协和音程则是对这种张力的释放 。 18世纪初期的音乐受制于“情感统一性” , 但巴赫在保持“情感统一性”的前提下 , 埋下了未来音乐风格变化的种子 。 18世纪后期 , 受歌剧影响 , 对立的情感元素又成为创作的主流 , 代表人物如莫扎特……
在罗森的解读中 , 贝多芬的作品比起他的前辈作曲家 , 在情感表现上更加宽广宏大 。 但贝多芬的创作技法其实在逐步回归传统 , 其对海顿、莫扎特等人创作手法有一定的继承和拓展 。 直到贝多芬去世 , 这种内部带有情感冲突的主题几乎消失 , 类似晚期巴洛克风格的情感统一性再度出现 。 这是因为人对感性世界的认知发生了变革 , 当时引领潮流的音乐家对18世纪晚期那种具有冲突感、戏剧感的创作模式心生反感 , 他们呼唤一种更为连贯的情感表达 , 类似肖邦、舒伯特 。
回到音乐如何表意这个问题中 。 罗森给出的解答是远离理论 , 相信你的直觉 。 时代变迁不会改变情感的本质 , 但是会改变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表意的浓度 。 就像今天的我们听《欢乐颂》依然能感受到它想表达的快乐 , 但是现代人类复杂的情感——无言的快乐、伪装的快乐、空虚的快乐、短暂的快乐、痛苦的快乐——并不是一曲《欢乐颂》能完全囊括的了 。 这也孕育了与古典音乐截然不同的创作土壤 , 导致传达理想意义的《欢乐颂》 , 成为反派与暴力的背景音 。
作者|吕婉婷
编辑|张进 罗东
校对|李项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