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民间美术话端午( 二 )
除艾虎外,布老虎是端午节最为盛行的儿童玩具 。人们借助虎威恫吓鬼魅,护佑儿孙,同时希望自己的后代具有虎的精神与形象,虎头虎脑、虎虎生威 。北京地区的布老虎以黄布做底,用黑墨以寥寥数笔勾勒出老虎身上的花纹,耳朵和尾巴上还装饰有白色的绒毛,既突出了布老虎的憨厚可爱,又不失“兽中之王”的气魄 。陕西洛川的布老虎头部硕大,獠牙上翘,颇似战国时期的镇墓兽 。在黄河流域,形态各异的虎枕也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用物 。虎枕有单头虎、双头虎、虎头鱼尾等多种,造型比布老虎更加简洁、概括 。
竞渡健体
自古以来,伴随端午节所产生的竞斗活动十分丰富,如拔河、斗力、决射、龙舟、打石头仗等 。竞斗期间,参赛者斗志昂扬,观者精神振奋,人们无不沉浸在激扬欢乐的气氛中 。
在众多端午竞斗活动中,龙舟竞渡无疑是最为普遍的一种 。竞渡的习俗相传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有关 。《荆楚岁时记》中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 。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 。”然而此书又说:“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由此可见,拯救屈原、伍子胥的说法不一定可靠 。从广西贵港汉墓出土的铜鼓纹样上看,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南方地区就已经有龙舟赛事了 。传闻虽虚,通过龙舟竞渡达到强健体魄的功效却是实实在在的 。
龙舟竞渡的习俗自唐代传入北方 。北方的龙舟并不具有较强的竞赛意识,而更像是娱乐的道具 。在河北省留存的一件清代百子纹绣帐中可见,龙舟成了孩子们嬉戏的舞台 。
从大量的民俗活动和民间美术实物分析可知,端午节自古便是酷暑来临之前,人们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防疫驱害活动 。人们顺天应时,循时而动,积极主动地应对自然规律 。与此同时,随着各种民俗活动的展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频繁,关系也愈发紧密 。这或许便是端午节的一种意义所在 。
(作者为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推荐阅读
- |市第六中学举行美术教学开放周活动
- 北青网|范冰冰穿碎花裙逛美术馆 脚上厚底鞋抢镜
- 端午节|海口一校警痴迷琼闽文化 4年写作26篇论文
- |嘉定美术馆里逛艺术夜市 沉浸式体验带你“玩转”两宋
- 展览|央美美术馆首个全数字化虚拟展览上线
- 行业互联网|“云端”也能种蘑菇?——首都民间友好交流云对话线上举行
- |[视频]北京 记住乡愁 来国博品味山东民间艺术
- 市场博物|端午后福利,三只库存湛江鸡,十种广东食法
- |省政协召开“云南民族民间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专题协商会 迪庆分会场专家代表积极建言
- 两代人的家国故事,中外动画经典,两展览同期亮相何香凝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