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学报刊联盟|《星火》 | 王家新:后圆恩寺胡同的秋天(诗八首)( 五 )


我却被这样的诗强烈地吸引 。 在我看来 , 它们是这样的诗:初读仿佛很容易被忽略过去 , 因为其“朴素”和“平常”(或者换一个词 , 沈从文先生喜欢用的“家常”) , 但诗中总有一种东西吸引你 , 逼迫你停下匆促而纷乱的思绪 , 去仔细感受、体会和思索诗人用这样分行的文字所表达出的一切 。 时代的风云变幻 , 无常的世事 , 不测的“命运” , 难解的生命之谜 , 必然会引起一个置身其中的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 他从日常生活和普通的事物上面 , 看到了“时间” , 看到了“时间”所带走和留下的 , 看到了那些我们也曾看到 , 以及那些我们不曾看到的一切;听到了那些我们也曾听见 , 以及那些我们不曾听见的 ,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诗 。
我们很容易从这样的诗里读出诗人的不安和无力 。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 这是一个诗人面对世界和时代的诚实的表达 。 在我看来 , 他的诗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 , 是因为他的不安也是我们所有人的不安 , 他的无力 , 正是我们内心深处时时感受到的无力 。 当然还有我们常常隐而不宣的忧伤 , 迷茫 , 痛苦 , 以及愤怒 , 更多的人将这些深藏于内心 , 诗人却呈现出来 , 而且是诗艺的表达 , 看上去不动声色 , 隐忍和克制处处可见 , 却在不经意的时候引起我们内心深处剧烈的电闪雷鸣 。
于是我们总是在他的诗里看见一只鸟在飞 , 一只燕子 , 一只喜鹊 , 一只斑鸠 , 一只布谷 , 一只鸽子 , 一只夜莺……或者一只我们根本叫不出名字的鸟 , 从我们的童年飞来 , 飞过我们的窗口 , 然后在所有的人都睡着了之后 , 在夜晚的天空发出一声令人心惊的啼鸣 。 我们听见了 , 但是我们装着没有听见 , 仿佛这样就可以对我们心中的不安视而不见 。 但是诗人总是不停地提醒我们那只鸟的存在 , 而且希望它“飞得更低一些” , 当整个世界都在“朝深渊里坠”的时候(《我听见一个声音……》) 。
在这一组诗里 , 诗人写得更多的还不是鸟 , 而是树 。 在这八首短诗里 , 有好几首诗中都出现了树的形象 。 各种各样的树 , 银杏树 , 白蜡树 , 黄栌树 , 梧桐树 , 松树 , 柳树 , 一棵不知名的老树……我印象最深的 , 还是那棵柿子树(这一次 , 它没有生长在海边 , 而是生长在山上) , 在秋天快要过去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 , 在“路边灌木丛中的小浆果早已熄灭” , 在“脚下的落叶 , 一片焦枯……”之时 , 只有那棵躯干“苍黑”的老柿子树上 , 还挂着几个“鲜红的柿子” , 突然出现在行路的人面前(《秋末》)——我们会被这样的诗击中么?也许一些特别追求诗的“技艺”的人 , 会以为这样的诗有点过于“直白”了?至少我不这样看 。 我喜欢这样无比朴素而又无比深沉的诗 。 在经历过无数次的风吹雨打之后 , 在一再地感受到“无人能够继承卡夫卡的痛苦”(这无疑是一种“更深的痛苦”)(《重读〈卡夫卡传〉》)之后 , 一棵老树依然能够以这样的方式 , 表达出对于“生命的感谢”(《三月之诗——给陈育虹》) , 面对这样的一棵“生命之树” , 我们能不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引领的力量么?
据说诗坛是个是非之地 。 我虽然不是诗人 , 也对发生在诗坛上的诸多争议略知一二 。 诗人也会受到这些争议的困扰么?关于“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 , 关于“先锋”“学院”与“口语” , 关于“中国气派”与“伪奥登风” 。 但是在我看来 , 可能许多这一类的“问题”本来都不是问题 , 或者说是假问题——关键是 , 你必须写出令人信服的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诗(而不是小圈子里的自我欣赏和相互吹捧) 。 事情仿佛是这样:曾经指向穆旦的批评也指向了王家新 。 有人批评他的写作是“面向西方” , 他的诗表达的是“二手经验” , 诸如此类 。 我不知道这种批评的根据是什么 。 以我对他的诗歌的长期阅读 , 和与诗人为期不长的近距离接触 , 在我看来 , 无论是作为诗人 , 还是作为诗人写下的所有的诗 , 其“本色”和“底色” , 都是非常“中国”的 。 他朴素的衣着 , 终生难改的楚地口音 , 略有些黝黑的肤色 , 风尘仆仆的面容 , 以及总是带着一丝拂之难去的愁思的神情 , 都让人感觉到他曾经是也一直是那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 , 并对脚下的土地魂牵梦萦念念难忘的中国孩子 。 他在诗歌中流下的所有泪水 , 都与那片土地息息相关 , 尽管他在诗里一再地写到哈姆雷特 , 卡夫卡 , 里尔克 , 策兰 , 尽管此刻他可能正走在巴黎或伦敦的街头 。 也许正是这样 , 他才能够写出那么多“又热烈又恬静 , 又朴素又深刻 , 又温柔又骄傲 , 又微妙又率直”的读来让人百感交集的好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