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健康谈|“老虎变成猫”:中医濒临失传的绝招和秘方!值得所有人看看!( 二 )


举一个例子 ,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一部临床治疗的百科全书 , 但其中只有112(或113)方 , 若以这112(或113方)来对应病的话 , 那所能治疗的病种是十分有限的 。 但众所周知 , 张仲景的《伤寒论》创立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 , 正因为他所创立的这种“辨证施治”的方法 , 使中医的治疗对象不再局限于“病” , 而是通过“证”实现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 因此 , 所设立的113方能够治疗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病 。
科普健康谈|“老虎变成猫”:中医濒临失传的绝招和秘方!值得所有人看看!
文章图片
前面说过中医学的立足点是社会人 , 而不仅仅是疾病或者生物学意义的人 。 对于有病的人来说 , 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 与之相关的是患者的自我感受 , 而有些感觉是无法检查出来的 , 通常情况下 , 病人的自觉症状是诊断辨证的重要依据 , 这就是医生和兽医的主要区别 。
确切地说 , 注重患者的自觉症状是中医诊断的特点之一 , 在这样基础上辨证治疗的一种结果是:有一些西医病理变化和理化指标可能没有完全解决 , 但是患者自我感觉良好 , 于是被认为病痊愈了 。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 , 这或许是中医的一个弱点 , 因为这样的治疗并没有彻底解决生物学的问题 。
但如果反过来想想 , 这可能也是一个优点 , 因为有些患者理化指标虽然恢复正常 , 但是患者觉得病还没好 , 有些症状仍然存在;或当者患者自己觉得“有病” , 但是理化指标检查不出来的时候;甚至有些疾病通过理化检查 , 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 , 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的时候 , 中医的优势就很明显 , 所以 , 有人说 , 越是一些“莫名奇妙”的疑难杂症 , 中医就越有优势 , 其原因就在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并非完全是一个生物学的问题 。
有一位老太太 , 自己觉得心脏不舒服 , 胸闷 。 发作的时候心跳得厉害 , 冒冷汗 , 甚至晕厥过去 。 跑到医院检查 , 查不出来 , 医生说要住院观察 , 她只好先住院 。 住了几天 , 医生诊断说:“这是心脏病 。 ”她问:“心脏什么病?”医生说:“现在还不清楚 。 ”住院期间心悸、晕厥照样发作 , 医生也觉得很无奈 , 说:“看来只好在心脏安装支架了 。 ”老太太很生气:“连什么病都不知道 , 支架装哪儿?”
原本她从来不相信中医 , 但这下没办法只好来找中医 。 我给她开了益气化痰 , 理气宽胸的方药 , 吃完之后 , 老太太觉得舒服多了 , 基本没再发作 , 过了2年 , 老太太说心脏病好了 。 其实到现在为止 , 我也不知道西医诊断的是什么病 。 又过了一段时间 , 老太太又生病了 , 这回是觉得头晕、无力、面色苍白 , 我让她先到医院检查 , 她说不去 , 家里人只好把她“骗”去 。 检查结果是“急性白血病” , 住院住了几天 , 老人家觉得更难受 , 就坚决要求出院吃中药 。
出院之后 , 我给她开了益气养血的归脾汤 。 过了一段时间 , 患者面色红润 , 头晕也好了 。 经检查 , 血液指标也逐步恢复正常 。 老太太说“还是中医好 。 ”别人问她好在哪里?她说:“至少我现在活得好好的!”我悄悄告诉家属 , 急性白血病症状消失不等于治愈 , 还有复发的可能 。 家属说:“我们上医院、找医生的目的不就为了好好活着吗?我们已经很知足了!”
我一个同学的母亲得了“慢性肾功能衰竭 , 尿毒症” , 医生告诉他“估计活不了2个月 , 除非去‘洗肾’ 。 ”因为农村没有条件 , “洗肾”不方便 , 他问我怎么办 , 我说我也没什么好办法 , 他说你给开点药试试 。 我只好给她开了一个方 , 主要是温肾化浊、益气活血 。 他说母亲吃了一段时间 , 自我感觉很好 , 现在也能行动自如、操持家务 。 我问他“肌酐”多少 , 他说还是跟原来差不多 , 我说你还是要多注意 。 他说:“算了 , 80多岁了 , 不想再增加老人的痛苦 , 本来说只有2个月 , 现在又过了一年了 , 就这样 , 挺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