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爱文化传媒|《中国爱情诗刊》江飞诗论:向天问诗(第一卷·130条)( 三 )


26
所谓“诗、书、画”是一家:舞蹈 , 是一副流动的画;画 , 是一首暗喻的诗;诗 , 是一副含蓄的画 。
27
面对流派纷争 , 几乎让人找不到了创作的风向标 。 毋庸置疑 , 无论任何诗体形式的存在 , 都不可偏离根其文化宿命的根源存在;因此 , 我们提出了“中国诗歌发展的第三条发展出路”的最初理论 , 暨:中国的诗歌 , 必须在世界文化碰撞的文化分裂下进行再次重组 , 在吸收世界文化精髓的同时 , 千变万变而唯一不变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留下的深厚文化底蕴 , 给我们留下的“东方婉约美”民族文化之根 。 含蓄的思想 , 必有唯美的诗韵;古典的国风 , 必有民族的气节;国风的彰显 , 必有大国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纯净的文字 , 必有无尘的诗意流溢 。 “三分白 , 七分隐” , 是诗歌创作的“六字创作指导理念” , 让诗茶一样 , 在内心一波三折的如浪迂回 , 再迂回 。。。。。。
28
诗歌的初学 , 是理论的灌入;诗歌的成熟 , 是忘记理论的自由思想的构建与情感的原生态发声;诗歌的成熟是接近简单却触摸灵魂深处的深层诠释 。 因此 , 精神的高度 , 决定的诗歌的高度;心性的洁净 , 接近无尘的诗风;思想的觉悟 , 接近神性的高度 。
29
诗者 , 隐忍着极大的孤独 , 在作着与人类生存空间的各种纠结的控诉与呐喊 , 思辩与对侍 , 而这一切 , 不是人人可理解的 。 他们不是“另类” , 而是比凡人多了一些悲悯情怀与良善的感性 。 仅此尔!
30
真正的好诗 , 别人想说而未说出的语 , 你 , 说了出来 。 看似简单却有思想、意境、美感、情感的话 , 许会成“前无古人 , 后无来者”的艺术巅峰 , 堪为经典!
中爱文化传媒|《中国爱情诗刊》江飞诗论:向天问诗(第一卷·130条)
本文插图


31
诗如生命 , 每一个字儿 , 都会说话、会呼吸;有狂喜、有纠结;有脉动、有灵性;因此 , 一首诗的诞生 , 皆有一种宿命感 。 一不小心 , 便会流产;一不小心 , 便会扭曲;一不小心 , 便会变异 。 惟有大善的血液 , 澄明的心跳 , 思想的肋骨 , 个性的精神供给 , 方会顺产出健康的诗婴 。
32
诗歌 , 是文字游戏;诗歌 , 却不是情感游戏 。
33
阅历+阅读+天性=诗人 。
34
写诗时注意:语言唯美 , 视角独特 , ;写象藏义 , 个句出彩;前处伏笔 , 尾句提升;虚实结合 , 情景交融;断句有序 , 内涵深厚;动词活用 , 天人合一 。 微诗也!经典小品之上乘佳作也!
35
诗歌:重在表达诗以外的东西 。 一首好诗 , 至少有两种精神指向 。 可做到:“写痛不见痛 , 痛意诗中藏;写苦不见泪 , 苦字韵其间” 。
36
“惜字如金 , 敬字如神”;“剥茧抽丝 , 取之诗魂”;“源自于心 , 发乎于情”;“多一字 , 多;少一字 , 少” 。 这是每一位诗者应该具有的写作态度 。
37
诗 , 成功之处:不在其语言之表象 , 重在独到的思想 , 内孕意境之中;重在多重的精神诉求 , 隐于诗歌之外 。
38
写诗 , :应从身边小事、小物、小情、小感、小思、小悟中……积累素材 , 积淀情感 , 善于发现新鲜诗意 , 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之光 , 尽快将虚无的情感冲动 , 转化为有形文字符号 , 后 , 提纯为诗 , 反复打磨 , 方见诗之灵光 。
39
写诗成功的不二法则 , 一个字:情!这是人类产生共鸣的落点 。 因此 , 诗写好 , 让世人感动 , 章法、修饰、技巧等方面的文学评论 , 美学定位 , 已 , 不再重要了!
40
情感的佐料 , 是俘虏读者内心的制胜法宝 。 前提:不可空穴来风 , 无痛呻吟 。 要以心入诗 , 以情孕诗;不失真 , 不伪饰 。 诗 , 才有生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