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网|分析国内50多家液体活检企业,抢占早筛早诊市场和成本管控是关键( 二 )
本文插图
动脉网通过公开报道、官网等途径搜集了各家液体活检企业在肿瘤诊疗市场的产品布局 , 从各家企业的产品/技术覆盖的肿瘤诊疗周期来看 , 大部分液体活检企业都聚焦在肿瘤治疗环节 , 数量高达43家 , 反映出目前肿瘤治疗市场的发展较为成熟 。
除此之外 , 肿瘤早筛早诊市场也是液体活检企业关注的重点 , 经过统计 , 布局早筛和早诊的企业分别为20家、14家 , 有的企业已经研发出了相应的肿瘤早筛早诊解决方案 , 有的企业尚在积极研发布局之中 , 未来 , 这一市场还将继续火热 。
CTC、ctDNA、外泌体各具优势 , 互为补充
液体活检技术通过检测肿瘤中的CTC、ctDNA、外泌体等标志物来检测人体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 , 提示肿瘤发展进程、抗药性等信息 , 为肿瘤诊疗提供支持 。
CTC是指来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肿瘤 , 获得脱离基底膜的能力并入侵通过组织基质进入血管的肿瘤细胞 。 不同癌种的患者血液中可检测的CTC含量不同 , 例如 , 结肠癌、卵巢癌、乳腺癌患者血液中的CTC在50%-70% , 非小细胞肺癌则低至30% 。
另外 , 在进入外周血后 , 大部分CTC会发生凋亡或被吞噬 , 少部分CTC则会逃离机体免疫识别或药物治疗 , 在远端组织器官或原发组织种植生长 , 造成肿瘤转移或复发 。
CTC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能 , 可通过检测血液中CTC的数量进行癌症早筛;通过分离培养CTC , 进行测序和药理学试验 ,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实时监测血液中CTC的含量判断肿瘤是否复发;复发后可对肿瘤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 调整治疗方案 。
ctDNA是由肿瘤细胞释放血液中的单链或者双链DNA 。 肿瘤细胞失活之后 , 细胞中的DNA释放到循环系统 , 游离地存在于血液中 。 通过检测ctDNA的基因突变 , 可以获得体内肿瘤组织的突变信息 ,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ctDNA的应用潜力包括实时跟踪肿瘤的发展以及对治疗的响应、进行耐药机制研究、预后评估、药物疗效反应等 。
外泌体是由细胞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 , 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直径约30-120nm的膜性囊泡 。 肿瘤细胞产生的外泌体中可以检测到过度表达的蛋白质标志物 , 这使得外泌体在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 另外 , 外泌体中还含有大量的mRNA、miRNA、lncRNA和cirRNA等 。
目前 , 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 可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监测肿瘤转移等方面 。
本文插图
ctDNA、CTC 和外泌体在肿瘤细胞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图片来源:广证恒生)
目前市场上对于CTC和ctDNA的研究更多 , 外泌体由于不易分离获得 , 在临床上应用不如CTC和ctDNA成熟和广泛 , 但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
虽说三种标志物都可在肿瘤诊断治疗全周期发挥作用 , 但是三者各自的优势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
CTC检测不仅可以全方位了解患者肿瘤细胞在基因组水平的拷贝数变异和结构变异 , 而且提供了在蛋白组和代谢组水平深入认知个体肿瘤细胞的机会 , 对于肿瘤个体化用药指导和治疗监测领域有较大的潜力 。
ctDNA是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中的DNA , 侧重基因层面 , 获取突变信息 , 适用于早期筛查、个性化用药指导、耐药性监测等 。
外泌体所含信息丰富 , 包括蛋白质、RNA等 , 能用于临床诊断、疾病治疗 。
总而言之 , CTC、ctDNA、外泌体各有优势 , 互为补充 , 提供覆盖肿瘤早筛、早诊、治疗和预后全过程的解决方案 。
液体活检技术贯穿肿瘤诊断、治疗全周期早筛:市场想象空间大 , 但应用仍不成熟
肿瘤细胞的生长离不开血液循环的营养输送 。 在身体出现具体症状之前 ,甚至是在影像检验出微小的病灶之前 , 血液中就会存在肿瘤细胞、DNA或外泌体 , 通过PCR、高通量测序等手段检测血液中的ctDNA、CTC等与肿瘤直接相关的标志物含量 , 就可发现影像无法识别出的早期肿瘤 , 及早发现肿瘤并进行干预 , 可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 。
推荐阅读
- 中年|国内“第二稀土”出现了,价值高达1000亿,号称21世纪最重要材料
- 金融|外汇欧盘:分析师料欧元有望涨至1.15 全球市场呈现轮涨模式
- 中年|一文了解2020年中国活性炭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发展前景广阔
- IT新经济|2020年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出货面积、市场规模均略有下滑
- 中国家电网|2020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
- 全球经济|2020年1-6月我国肥料进口量及金额增长情况分析
- 日本|财经观察:振兴国内游促日本旅游业复苏引争议
- 效益|2020年服装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效益下滑【组图】
- 中年|奇葩研报遭“打脸”:监管出手 东吴证券分析师被“严惩”
- 中年|再迎“紧箍咒”!部分券商分析师个人微信公众号被停用甚至注销 这些券商已行动 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