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10个人,才配称“先生”
01先生之蔡元培蔡元培先生是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教育总长 。作为晚清的翰林 , 同时又是光复会的创立者 , 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当之无愧 。 然而 , 由于不愿与袁世凯合作 , 他毅然辞职总长之位 。 1916年年底 , 刚刚回国的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上任伊始 , 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 。 在这一理念下 , 北京大学吸引了无数优秀的年轻学者 , 使得保守沉闷的学术环境顿时焕然一新 。 同时 , 这一理念影响了后来的蒋梦麟、胡适、梅贻琦、王世杰、李登辉等人 , 在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 。在十年的校长生涯中 , 蔡元培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广泛而彻底的改革 , 使得这所曾经的国家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变成真正的世界性大学 。 蔡元培的教育理念有 , “教育应着眼于未来” , “教育者 , 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 “教育是专门事业” , “毋宁展个性” , “思想自由之通则 , 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 蔡元培倡导的“教授治校”和“学生自治”制度 , 成为后来诸多大学一并认可的大学原则 。1928年 , 蔡元培被推举为中央研究院首任院长 。 1940年3月5日 , 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病逝 , 毛主席称赞其为“学界泰斗 , 人世楷模” 。02先生之胡适由于鲁迅对胡适的个人意见 , 使得胡适在现当代的知名度远远不及其所应有的名声 。 然而事实上 , 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 , 胡适都是中国学术、文化界的旗帜性人物 。从1912年21岁时的胡适写就传世名章《非留学篇》起 , 胡适就已基本预定了未来数十年里中国新文明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 1917年 , 26岁的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 开启了中国文学革命的序幕 , 这篇文章使胡适成为名正言顺的新文化领袖 。在纷乱动荡的中国近代史上 , 胡适始终致力于学术独立、思想自由 , 他宏大的教育思想奠定了他成为“先生”的基石 。
胡适从1917年起 , 年轻的胡适成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此后他的命运就基本与北大绑在一起 。 1919年5月 , 胡适就成为北大教务长 。 1922年 , 胡适受命担任北大国学研究所 。 在此之后 , 胡适先后担任北大哲学系、外文系、英国文学系、教育系、中文系等五个系的主任 , 1930年又出任北大文学院院长 。 抗战结束后 , 胡适卸任驻美大使 , 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在胡适的理念中 , “教育第一” 。 他追求学术独立和自由 , 在北大校长的任上 , 他发表《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 , 提出“大学”真正的含义 , 并要求减少行政部门的干涉 , 增加学术机关的自由 。 在胡适伟大的教育理念下 , “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多谈些问题 , 少谈些主义”这些名言显得不值一提 。胡适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代表 。 他的一生受到无数人的崇拜和赞美 , 同样也受到鲁迅等人的辱骂 , 然而他从不诘责那些骂他的人 。 无论对待国家领袖 , 还是对贩夫走卒 , 胡适都是抱着一种关怀的态度 , 以至于无论是什么人 , 都以“我的朋友胡适之”为自豪 。 20世纪20年代 , 报社专门要求投稿严禁以“我的朋友胡适之”开头 , 这一典例足以说明当时社会对胡适的态度 。03先生之马相伯“我是一条狗 , 叫了一百年 , 也没有把中国叫醒 。 ”马相伯出生于1840年 , 他的人生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 。 他是掌握八国语言的神学博士 , 同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 。 他培养出了蔡元培、于右任、邵力子等弟子 。 “庚子”年间 , 马相伯捐出全部家产 , 用于创建中西大学堂 。1903年 , 他为因“墨水瓶事件”从南洋公学退学的学生创办震旦大学 , 又因反对教会治校创办复旦大学;他在日本学会成立典礼上向学生提出“救国不忘读书 , 读书不忘救国”的号召 。
推荐阅读
- 青年|笑话:大家看看,这有这么巧的事吗?这也太夸张了吧哈哈!
- 看完傻了……竟然有这么多美国人坚信这个谣言
- 青年|为了邻居,空房子几年不外租,网友:有这样的邻居是福气!
- 评联合国秘书长的梦呓
- ZAKER|老房拆迁明年停止?国家新政出台,有这类房子的人恭喜了
- 情感|“彩礼无妨,但有这5个条件”岳父给女婿的信,让人看完,泪目了
- 冯先生失眠中|米果科技赵竟凯:互联网解决方案顾问
- 青年|【老先生】用奉献诠释责任 用心感悟幸福
- 亦镜 |与陈独秀先生说《基督教与基督教会》
- 卧槽…竟然还有这种舔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