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张图纸,都印在心里”( 二 )


时间回到2003年4月22日,北京市决定建立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 。当时作为总设计师的黄锡璆恰逢眼病初愈,在家休养 。但他依旧临危受命,当晚10点赶到单位,立刻组织工程设计人员连夜投入工作 。
集体讨论、分工勾画、群策群力……为争取时间,黄锡璆和团队仅用8个小时就把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拿了出来 。很快,近6000名施工人员赶赴现场 。这项特殊的建筑工程进入了边设计、边施工的阶段,黄锡璆与其他设计人员一起战斗在一线 。
从隔离层、混凝土地基、箱式板房,到离地面架空一定距离的病房、通道专用的隔离防护窗,都是黄锡璆和团队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的关键点 。“在院内总体布局中,首先要明晰功能区,注意医疗区内各建筑物间的合理间距,处理好人流物流通道,解决好洁污分区,做好通风系统和采光等 。”黄锡璆说 。
四间只有桌子和床的简易办公室内,他和设计师们“连轴转”地战斗了七天七夜 。在指挥部命令设计师撤离前的几个小时,黄锡璆还坐在路边的台阶上,优化方案补充设计 。在他看来,“这点苦不值一提,跟施工人员比条件好多了!”
设计小汤山医院的困难前所未有,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座高标准的非典专科医院在短短7天时间内拔地而起 。
小汤山医院建成当日深夜便开始接收病人,最终共收治了全国1/7的非典患者,治愈率超过98.8%,上千名医护人员无一感染,被世卫专家称为“医疗史上的奇迹” 。这其中,科学严谨的医院设计功不可没 。
凭借对中国现代化医院建设的卓越贡献,2012年,黄锡璆荣获中国建筑学界的最高荣誉奖——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 。
“该读的书实在太多,不能浪费时间”
1941年,黄锡璆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华侨家庭 。从记事起,他就深深体味到内心对“家国”的渴望 。1957年,16岁的他毫不犹豫地放弃印尼国籍回到中国,满怀热情地投身国家建设 。
回到祖国后,黄锡璆参加了高考,接受高等教育,并在改革开放后作为公派人员留学海外,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医疗建筑博士 。
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期间,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学校甚至给了他自取图书馆钥匙的“特权” 。“其实,我也会羡慕同学们躺在草坪上晒太阳聊天,但是该读的书实在太多,不能浪费时间 。”1988年,黄锡璆学成归国 。他说:“国家花了这么大代价培养我们,就应该赶紧回国做点事情 。”
刚回国时,国内医疗建筑的设计理念还比较落后 。黄锡璆到偏远地区找业务,从几千平方米的小项目开始做,一干就是一辈子 。如今已近耄耋之年,他仍一心扑在专业研究上,还时常叮嘱晚辈:“医院不是别的建筑,是要救人命的,千万不能出现问题 。”
工作之余,他爱好不多,除了带老伴儿出去旅游,他把大量精力放在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上 。他说:“我想完成写本书的愿望,踏踏实实把专业知识系统地梳理一下 。”
采访人员手记
画笔勾勒家国梦
采访中,黄锡璆谈到成绩时总是说,“原本可以做得更好”;面对赞扬,他说的都是“我跟一线的医护英雄相比,差远了” 。
【“每张图纸,都印在心里”】 60多年前,他离开亲人从印尼辗转归国;30余年前,他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毅然回国;17年前,他克服视网膜脱落后尚在恢复期的病痛,一笔一画勾勒出小汤山医院的设计草图;如今,79岁的他在抗击疫情之时再次写下战书,为火神山医院建设贡献力量,让人不禁感叹和敬佩 。可以说,每一页图纸,都承载着黄锡璆的家国梦想,每一所坚固的医院,都体现着他的工匠精神 。(采访人员 魏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