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新域|玄武门之变的真正原因何在?十六个字可以概括( 二 )


【史说新域|玄武门之变的真正原因何在?十六个字可以概括】
史说新域|玄武门之变的真正原因何在?十六个字可以概括
本文插图

而李渊既不能违背传统废太子 , 也不忍心贬黜李世民 , 这就导致了李世民与太子的长期较量 。 即便从武德五年算起 , 这场明争暗斗也延续了四年之久 。 至武德九年 , 终于酿成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局面 。
历代史家不乏诟病李渊者 , 均指责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 是他优柔寡断的种种做法所导致的 。
如果我们设身处地替李渊着想 , 作为人君 , 又为人父 , 他确有为难之处 。 高祖曾对李世民说:“建成年长 , 为嗣日久 , 吾不忍夺也 。 ”说明他并没有废建成而另立世民的打算 。
史书上有不少有关李渊企图改立世民为太子的记载 , 根据当时的情势 , 都不可信据 。 那不过是李世民夺位成功后 , 他自己及属下为他篡位夺权制造的合法根据 。
到了武德九年 , 李建成与李元吉密谋 , 定下利用元吉出征饯行的机会杀死李世民 , 由李元吉在军中坑杀秦府诸将的毒计 。

史说新域|玄武门之变的真正原因何在?十六个字可以概括
本文插图

在太子和秦王的斗争中 , 双方都注意收买对方爪牙作为内线 。 太子率更丞王垤就是李世民在东宫的一条内线 。 他把这一重要情况泄露给了秦王 。
这已经到了生死关头 , 形势迫使李世民及其党羽下定了发动兵变夺位的决心 。 于是发生了那场生死搏斗 , 玄武门从此在唐史中具有了异乎寻常的意义 。
李世民也知道“骨肉相残 , 古今大恶” , 但他采取这种非常手段 , 是由双方实力对比和他所处的地位决定的 。
李世民虽功盖天下 , 但在与李建成争夺皇位的斗争中 , 却在不少方面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 相对来说 , 李建成则具有不少优势 。
李建成为长子 , 立为太子名正言顺 , 而且已久居储君之位 , 无故不可能有废立之事 。 传统支配着人们的观念 , 而观念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
这种力量支持着建成 , 使他不需要采取非常手段 , 只要按部就班 , 就能水到渠成地继承皇位 。 一旦高祖晏驾 , 大权在握 , 那政敌李世民就成为俎上肉 。

史说新域|玄武门之变的真正原因何在?十六个字可以概括
本文插图

而对李世民来说 , 虽然李渊在世时他们兄弟之间还能相安无事 , 但将来必然为人所制 。 这就是他被动的一面 。
在宰相中 , 裴寂、封德彝支持建成 , 萧瑀、陈叔达倾向世民 。 但裴寂居首相地位 , 是高祖最宠信的大臣 。 因此在争取皇帝和大臣的支持方面 , 建成具有优势 。
李建成和李世民都努力争取高祖妃嫔的支持 , 以求获得“内助” 。 但建成是太子 , 妃嫔们大都认为他是李渊的法定继承人 , 都设法巴结他以图高祖去世后能得到优待 。
加之建成久居皇宫 , 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她们 , 长期以来又一直在极力拉拢收买 , 因此她们大多支持建成 , 在高祖面前说建成的好话 , 而诋毁世民 。
最重要的是皇帝李渊倾向建成 。

史说新域|玄武门之变的真正原因何在?十六个字可以概括
本文插图

李渊是一个老成持重的人 , 他的思想行动更多地受传统支配 。 他对建成兄弟的互不相容是了解的 , 而他采取的是保守“疗法” 。 他的愿望是各安其位 , 不愿意看到任何一个儿子为争夺皇位而失去生命 。
考虑到建成是长子 , 而世民功大 , 权衡利弊得失 , 在谁为皇嗣问题上或许也犯过思量 , 甚至在建成有了过错时 , 更有过犹豫 , 一度产生过改立世民的念头 , 向世民有过表示 。 但他最终的决心还是维持建成的继承权 。
不管怎么说 , 高祖以建成为太子之意既决 , 发展下去 , 世民的处境就越来越不利 。 双方都意识到可能有一天兄弟将兵戎相见 , 因此东宫和王府都拥有相当数量的武装力量 , 这不能不说是皇帝李渊的一个失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