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玻璃、玻璃、玻璃 | 第一人称( 五 )
四
玻璃屋
在我哥家住了 20 多天 , 临走前 , 我突然想起一个老朋友就住在我哥家附近 。 如果我记得没错 , 他应该就住在和御景华城小区只有一路之隔的赤尾村 , 正是被玻璃窗砸中的男孩一家住的城中村 。 他是一位理发师 , 四年来我和当地朋友都是找他剪头发 , 他换过至少七八家理发店 , 无论迁到哪儿 , 我们都能找到 。 最夸张的一次我们跨了两个区 30 多公里去找他 。 理发师有时就算在家休息 , 老顾客来了 , 他也专门去店里开工 。
【玻璃、玻璃、玻璃、玻璃 | 第一人称】晚上 10 点半 , 我和理发师约在赤尾村一家大晚上还要排队的甜品店见面——我可能是第一个和他私下还约见面的顾客 。 他刚下班 , 穿着正装 , 戴圆眼镜 , 笑起来腼腆 。 一进甜品店他就熟练地帮老板收拾餐桌 。 他是东北人 , 13 岁就随家人搬来深圳 , 在赤尾村住了 15 年 。 尽管他只比我大三岁 , 通过他一胳膊和一小腿的文身 , 我大概就知道他经历过很多故事 , 比如他曾在华强北电子市场做过买卖 , 卖的是水货 , 在一次清查中 , 一家人为此坐了一年牢 。 出狱后他才转行理发 。
理发师最新的工作地点是一间 4 平米的玻璃屋 , 就在华强北地铁站的地下商场里 。 他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是一种落寞的口吻 。 他不喜欢华强北 , 更不喜欢只有 4 平米的理发间 , 没有顾客时 , 他只能一个人待着原地 , 除了玩手机 , 没什么可以打发时间的 。 我去过那个玻璃屋 , 它就在地铁和地下商场的通道之间 , 屋子三面透明 , 里头灯光明亮 , 让我想起华强北电子市场里那些同样明亮的档口 。
文章图片
我去了一次他的理发间 。 那天理发师在 11 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剪了 7 个头 , 每一个都在半小时内解决 , 而他曾花 2 小时给我修剪过发尾 。 他喜欢和人闲聊 , 但这份工作太过孤寂 , 那 4 平米里只容得下一张靠背椅和一张圆凳 。 每天早上 10 点他就到店 , 开锁 , 开灯 , 扫地 , 拖地 , 擦玻璃 , 擦桌子 , 擦剪刀 , 就在这 4 平米里腾挪 , 白色地板上刻着他们店的标语:Stay Unique(保持独一无二) 。 地下商场人来人往 , 常有人对玻璃屋感到好奇 , 就探个脑袋进来瞅瞅 , 接着就走 。 理发师习惯了这种围观 。 像一个微弱但必须做出的反抗 , 在玻璃屋外的扫码预约显示屏上 , 理发师给自己起了个新的英文名 , Fly 。 它让我想起在手机膜档口待的那个下午 , 包装完几万张手机膜后 , 那位比我小一岁的妹妹突然百无聊赖地在不到 4 平米的空地上转起圈来 , 她穿着红蓝条纹上衣 , 黑色半身裙 , 黑裙子被桌子、椅子勾勾搭搭了几下 , 但也漂亮地旋转了起来 。
作者李婷婷 , 时尚先生专题编辑 。
本文刊发于《时尚先生》五月刊 。
文章图片
因为相信好的语言和好的写作能帮我们理解生活 , 我们开设了一个新的栏目 , 叫“第一人称” 。
我们长期开放来稿 , 等待作者也等待读者 。 来稿请洽:wangchen@trends.com.cn
往期回顾
推荐阅读
- 男子未戴口罩被拒载 伸拳就砸碎一面公交车窗玻璃
- 重返春天的权利 | 第一人称
- 重庆男子违停遭处罚生怨气,持弹弓打坏6辆警车玻璃被刑拘
- 为救三小孩 绵阳女子手撑玻璃门被砸昏
- 玻璃门倾倒瞬间,她徒手挡住救了3个孩子!
- 为救陌生孩子,她伸手迎向倒塌的玻璃门
- 数百斤重玻璃门倒下瞬间 女子伸出双手保护两个陌生孩子被砸昏迷
- 美国亚特兰大CNN总部遭到破坏,示威者烧国旗砸玻璃
- 推荐四川绵阳一女子为保护陌生孩子徒手挡玻璃门:不能砸到孩子
- 玻璃幕墙玻璃幕墙成鸟类杀手 保护野生动物需清除城市“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