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没有高产量杂交水稻的唐朝,百姓都吃些什么作为主食呢
没有高产量杂交水稻的唐朝 , 百姓都吃些什么作为主食呢
民以食为天 , 温饱是安居乐业的基础 , 而粮食供应充足则是温饱的前提 。 唐朝相较前代 , 有了更多的粮食选择和更为充足的食品供应 , 这都得益于唐朝对外开放的外交策略和高度繁荣的粮食贸易 。 开放性和亲和性 , 赋予了唐朝主食更为丰富的变化 , 体现出了别样的中华时代特色 。 今天便要来给大家讲一讲 , 唐朝主食的故事 。
本文插图
小麦
唐朝主食种类较前代种类更加丰富 , 主要得益于较前代更为繁荣的粮食贸易 。 首先是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为粮食贸易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在生产工具方面 , 有发明于隋盛行于唐的筒车 , 这种依靠水力转动、取水灌溉农田的工具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 , 提高了灌溉效率;还有唐朝人民发明的曲辕犁这种耕作工具 , 将原来耕犁的直辕改造成曲辕 , 并在辕头上安装了能够自由转动的犁盘 , 使之能够轻易地转弯和调头 , 操作灵活 , 这两个生产工具在农业上的运用极大程度的节省了人力、畜力 , 提高了生产效率 。
本文插图
曲辕犁
不仅如此 , 唐朝粮食产量的提高与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的变化也有关系 。 因唐以前的的种植业大多分布在北方 , 北方种植物大多是一年一熟或者两年三熟 , 而唐朝开发了南方的种植业 , 在《吴郡图经续记》中有“吴地沃而物伙 , 稼则刈麦种禾 , 一岁再熟”的记载 , 可见在当时的江南太湖流域地区出现了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 , 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 唐朝南方种植水稻采用了汉代发明的育秧移植栽培技术 , 也就是先在经过施肥和翻整的土地里撒种 , 等小苗长出来到一定高度的时候 , 再分苗移往其他田间种植 , 这样不仅能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 还能优选优植提高水稻的生产量 。
本文插图
水稻
其次是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为南粮北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 隋炀帝扩修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 , 但因隋朝存时短 , 大运河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 终究是为他人作嫁衣 。 有言“隋氏作之虽劳 , 后代实受其利” , 那么唐朝便是这受利后代之一了 。 唐朝对运河加以疏浚、扩充和改造 , 加之漕运制度的改革 , 交通运输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 , 无疑 , 为粮食贸易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
本文插图
清朝绘制《京杭道里图》(选取京杭大运河的一段)
农业种植水平和交通运输水平的提升 , 与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为互通有无的粮食市场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尤其是在市民阶层不断兴起、行业分工不断细化的情况下 , 使得从事非农业的城市人口越来越依赖于商品粮的供应 , 使得粮食的规模不断扩大 , 分布越来越广 。 在长安城 , 有长安城郊区的“百姓多端以麦造面 , 入城货易”的记载 , 还有《太平广记》中记载的 , 长安东市中有“麸行”与“卖麸人” , 这里的麸行指的是粮行 , 卖麸人是粮商 。 可见粮食贸易在长安城不仅十分繁荣 , 而且还形成了规范、系统的商品粮行业 。
本文插图
唐朝市场
除了长安城之外 , 地方州县也多有粮市的存在 。 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 , 就曾多次记载当时各地粮市及粮价情况 , 如“ 登州都督府…… , 城正东是市 。 粟米一斗三十文 , 粳米一斗七十文”;“青州城外西南置市 , 粟米一斗五十文 , 粳米一斗九十文” 。 就连唐朝的边疆地区 , 也有粮市存在的痕迹 , 比如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五谷时估申送尚书省案卷》中有“五谷时价以状录”这样的记载 , 说明当时西州地区不仅存在粮市 , 而且当地政府还需要把粮市价格的变动情况向中央政府汇报;同时出土的还有《唐家用帐》这本账目 , 里面记载了“五月五日 , 六十籴(买进粮食)面” , 为西州地区有粮市存在作了进一步的证明 。
推荐阅读
- 食今不昧TB|古人没有碘盐,怎么解决大脖子病?
- 歪史|春秋战国各国都有人才投奔,为何没有投奔周天子?这三个原因
- 若影寒|朱棣当了二十二年皇帝,为什么在位期间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 有人说赵丽颖和何炅在一起过,孔雪儿没有出道,相比于杨超越真的是天壤之别
- 今日重庆号TB|没有竹林的大竹林 有引以为傲的二砖厂和专属渡口凤栖沱
- 东东谈历史|嘉庆皇帝在除掉和珅后,为何没有做出别的政绩?
- 楠美女播财经|没有开户的公司还需要报税吗?
- 传染病武汉:集中核酸检测近一千万人 没有发现确诊病例
- #六月#2020心酸六月伤感个性签名 一句对不起,我就这样拥有故事没有拥有你
- 特朗普与普京通话有没有讨论骚乱?克宫发言人:没有,这不是一个有关俄美双边关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