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以叙世,深藏功名:古代皇帝的最后体面

【陵以叙世,深藏功名:古代皇帝的最后体面】文|刘瀛璐
尊号的热闹 , 在帝王生命终止时也被宣布结束 。 对帝王而言 , 谥号“盖棺定论” , 还差一步才能“寿终正寝” 。 为显庄重 , 陵号的选定中规中矩 , 简洁深远 , 最后彰显着对所居之人最长久的纪念 。
秦汉以前 , 帝王是没有陵的 , 更不要谈陵号 。 目前可知的多为后人追封 。 安阳殷墟的商代王陵、陕西凤翔的秦公陵、河北平山的中山国王陵 , 墓上都没有封土 。 春秋战国时期 , 才将墓上原本用于祭祀的建筑物以封土堆代替 。 是以“墓”在地下 , “坟”为墓上封土 。 后来又发展出丘、冢、陵的不同叫法 。 此时的陵还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帝王陵寝 , 充其量是更大规模的“坟”而已 。 秦始皇“穿治骊山 , 及并天下 , 徒送诣七十余万人 , 穿三泉 , 周五里 , 高五十丈 , 树草木以象山 , 山陵之称始此 。 ”此后骊山(丽山)成为秦始皇陵的官方指代 , 帝王在位便开始营建陵墓也成为传统 , 陵号的规制从汉代开始有章可循 。 自汉高祖的长陵开始 , 到光绪帝的崇陵为止 , 陵号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 。
从字数上来看 , 除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一两个字均有 , 宋代固定两字外 , 其他朝代多为单字;命名规律上 , 依就地名、功过、世系选字;程序上 , 臣下率先拟定备选陵号 , 由新皇择一 。 亡国之君、被废之君 , 往往得不到陵号 , 就算私下定名 , 也不被承认 。
“就地命名”最先出现 , 早期有秦始皇陵名骊山、位于西安东郊灞河西岸的汉文帝霸陵、位于咸阳以北渭城的汉元帝渭陵 。 出于护陵目的 , 奉陵的地方也有可能被提升行政建制 , 命名则干脆同陵名 。 如刘邦改万年陵(太上皇陵)所在的栎阳改称万年县;西汉在咸阳东北设长陵县 , 迁关东富人5万户为高祖护陵;
西汉以后 , 为陵命名的思路就不局限在地名了 , 更多是选取吉祥字眼 。 而历朝历代在陵号审美一事上似乎跨越时空出奇的一致 , 导致重名者众多 。 如汉高祖刘邦、北魏孝文帝元宏、明成祖朱棣的陵墓都称“长(zhang , 三声)陵”;汉武帝刘彻与明宪宗朱见深的陵墓同称“茂陵”;唐太宗、明穆宗、清太宗陵同称“昭陵”;北魏宣武帝、唐宪宗、明宣宗、清圣祖陵同称“景陵”;隋文帝、唐玄宗、西夏景宗、明孝宗、清世宗陵同称“泰陵”等 , 皇帝们并不忌讳重复利用 , 反而以此为荣 , 绵延使用 。 北魏迁都洛阳以前 , 有六帝全部葬于都城平城(今大同)附近 , 共用“金陵”一个陵号 。 据统计 , 三国以后 , “定陵”先后被采用8次 , “显陵”和“康陵”采用7次 , “昭陵”和“永陵”采用6次 , “泰陵”和“景陵”采用5次 。 不难发现 , 常见的就是长、平、昌、康、定、孝、景、永、裕、泰这些“好”字 , 寓意国运昌隆、太平盛世 , 既是以怀先人 , 也为荫庇子孙 。 两字陵号也并不少见 , 最早有汉明帝“显节陵” , 继而魏文帝“首阳陵” , 魏明帝“高平陵” , 到两晋之后 , 两字陵号大量涌现 , 蔚然成风 。 西晋皇陵称“╳阳陵” , 东晋称“╳平陵” , 前赵称“╳光陵” , 成汉称“安╳陵” , 刘宋称“╳宁陵” , 南齐称“╳安陵” , 两宋称“永╳陵” 。 而同样的字 , 用在不同的背景下也颇值得玩味 。
明代 , 明太祖的明孝陵 , 一般认为因同葬的马皇后谥“孝慈” , 故名孝 。 “长”字用在陵号中 , 本来属意的多是开国皇帝 , 意为“教诲不倦 , 以道教之” , 汉高祖、魏孝文帝用“长陵”名正言顺 , 明成祖朱棣用此字就不那么仗义了 , 多被认为是为了更彻底地确立正统而牵强附会 。 夺门之变后 , 朱祁钰被废为郕王 , 其作为明代宗在位时已经在十三陵陵区内为自己营建了寿陵 , 英宗回归后 , 将寿陵损毁 , 并以亲王礼将朱祁钰礼葬于金山口 。 直到1475年 , 明宪宗朱见深为其正名“恭定景皇帝” , 其墓也被扩建为皇陵 , 是为“景泰陵” 。
陵以叙世,深藏功名:古代皇帝的最后体面
文章图片

陵以叙世 , 深藏功名 , 或是能求得一隅安宁 , 或是能维护住皇家最后的尊严 , 都算是完成陵号的使命吧 。 当年刘协将帝位“禅让”给曹丕 , 东汉结束 。 刘协去世后 , 曹魏为其上谥号“献帝” , 陵号“禅陵” , 后世看来多少有些揶揄 , 但相比于其他尚无陵号的国君 , 未免留住了最后的体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