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安全调查!现状:主粮完全自给 进口只占2%
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麦婉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肆虐 , 一些主要粮食出口大国纷纷表示暂停粮食出口 , 粮食安全成为热门话题 。 中国作为“大国粮仓”是否靠得住?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中国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 疫情以来没动用过中央储备粮 , 中国粮食进口只占国内消费量约2% 。
2020年4月 , 正是春耕好时候 。 湖南省澧县澧西街道马堰村村民在田间忙碌 , 做好早稻集中育秧煞尾和移栽田耕整 , 为多产好粮、稳定粮食产量奠定基础 。 湖南澧县的场景正是“中国春耕万象图”的图画之一 。 但另一方面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球 。 一些主要粮食出口大国纷纷表示暂停粮食出口 , 如越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埃及、塞尔维亚等传统粮食出口国近日都表示暂停粮食出口 。 除了疫情影响 , 非洲与西亚的蝗灾和澳大利亚山火 , 也是导致全球粮食生产与出口趋紧的原因之一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国际粮价正不断上涨 。 由此粮食安全成为最近一个热门话题 。 很多人现在关心粮食够不够吃 , 要不要囤积 。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 反复强调“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 , 解决好吃饭问题 , 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
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 , 同时也是世界粮食最大的进口国 , 目前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情况究竟如何?“大国粮仓”是否靠得住?
中国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你最近有存粮吗?”这句话成为了最近人们问候的常用句 。 面对公众对粮食安全的担心 , 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院士日前表示 , 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 , 不会出现“粮荒” , 希望大家不要担心 。
文章图片
山东邹平市5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在高新街道农场就小麦灌浆期的飞防作业、科学配药以及玉米播种种衣剂的使用进行了观摩和学习 , 提高科学种田、安全用药的环保意识 ,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 (中新社发)
那么 , 说到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有哪些依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粮食的生产情况 。 他表示 , 中国粮食生产已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 , 去年粮食产量达到13277亿斤 。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李圣军在接受《小康》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 , 2010年以来 ,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 2019年超过470公斤 , 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
多年的粮食丰收 , 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也为有效应对这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有力地支撑 。 《小康》采访人员还了解到 , 中国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 稻谷和小麦两大主粮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 。 这都是中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有可能到来的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重要“资本” 。
“今年 , 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 , 国家采取了超常规措施来稳住粮食生产 , 有些措施是多年少有的 。 一是春耕生产的关键节点 , 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及时下发了《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 , 指导各地分区分级恢复农业生产秩序 , 确保不误农时春耕备耕 , 稳住春播粮食面积 。 二是在春播大面积展开前 , 经国务院同意 , 农业农村部及时将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下达各省人民政府 , 把稳定粮食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 , 层层压实责任 , 确保今年全年粮食面积的稳定 。 这也是多年少有的 。 三是在农民选种备肥的关键时候 ,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 来释放重农抓粮的强烈信号 。 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等 , 这些资金规模总体是稳定的 , 而且继续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 并提高了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 。 在当前国家财力相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 这些政策能够保持稳定 , 有的还能有所增加 , 这也是非常不容易 。 ”潘文博说 。
目前 , 夏粮长势较好 , 丰收有基础 。 而且由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连年启动 , 政策性库存创历史新高 , 主产区普遍高装满储 。 从今年情况看 , 夏粮收购面临一定仓容压力 。 要通过加快库存消化、加大腾仓并库力度、增加储粮设施等措施 , 确保有仓收粮 , 确保收购工作顺利进行 。
疫情以来没动用过中央储备粮
除了粮食生产之外 , 粮食库存又是怎样的情况?《小康》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是充足的 , 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 , 特别是两大口粮 , 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 。
文章图片
【中国粮食安全调查!现状:主粮完全自给 进口只占2%】另外 , 从中国粮食库存的构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如今粮食储备如何 。 据悉 , 主要分三大类:第一 , 政府储备 。 第二 , 政策性库存 。 第三 , 企业商品库存 。 此外还有一部分农户存粮 , 这部分通常不统计在库存范围内 。 政府储备包括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 , 这是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压舱石” 。 比如说 , 地方储备粮就是按照能够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平衡区4.5个月市场供应量建立的 。 政策性库存是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形成的库存 , 这部分库存数量相当可观 , 常年在市场公开拍卖 。 企业商品库存是指企业为了经营周转需要建立的自有库存 , 目前入统企业有4万多家 。
疫情发生以来 , 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市场粮源调度 , 有序组织拍卖政策性粮源 , 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 。 目前为止 , 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 , 除了个别市县 , 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 。
李圣军则表示 , 粮食安全方面总体可以概括为数量持续高位、质量稳步提升、库存绝对充足 。 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中国好粮油”等行动 , 推动实现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 , 确保中国老百姓不仅吃得饱、吃得好 , 更要吃得安全放心 。 同时 , 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达到6.7亿吨 , 确保了“有仓储粮” 。
“从品种上看 , 小麦多年平衡有余 , 稻谷供大于求 , 小麦和稻谷库存能够满足全国人民一年的口粮消费 , 口粮安全有保障 。 玉米去库存成效显著 , 尽管产需有缺口 , 但临储玉米和一次性储备玉米库存充足 , 供给也有保障 。 大豆振兴计划稳步推进 , 2019年国产大豆产量1810万吨 , 比去年增加213万吨 , 创历史最高纪录;进口大豆多元化水平逐步提高 , 大豆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 ”李圣军说 。
中国粮食进口只占国内消费量约2%
中国近年来高度重视扩大进口的工作 , 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进口也不断增多 ,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 那么 , 疫情以来众多传统粮食出口国都表示暂停粮食出口的情况下 , 中国的粮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介绍 , 根据海关的统计 , 近两年来 , 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额在1300亿到1500亿左右 , 出口额在750亿到800亿左右 , 进出口加在一起是2100亿到2300亿左右 。 进口的产品主要是大豆、肉类和乳制品 , 这三类产品占到了农产品进口的45% 。 2020年1-2月份 , 农产品的进口保持稳定增长 , 进口额达到了234.5亿元美元 , 同比增长5.1% 。 其中大豆进口增长14.2% , 肉类进口增长了1.2倍 , 乳制品进口基本持平 。
“在疫情形势之下 , 有些国家限制了粮食的出口 , 综合分析来看 , 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不大 。 比如植物油 , 目前全球的植物油供需总体平衡 ,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 国内的食用油需求有所下降 , 我国食用油的库存也非常充足 , 基本能够满足国内消费的需要 。 ”任鸿斌说 。
据悉 , 国内进口的粮食中 , 大部分都是用于加工的 , 尤其是饲料方面的加工 。 与国内相比 , 进口粮食的价格更加便宜 , 用于饲料加工比较划算 。
中国虽然是粮食进口大国 , 但主要是大豆的进口 。 李圣军介绍 , 2019年中国进口大豆8851万吨 , 这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决定的 , 也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 目前大豆国际贸易量基本正常 , 我国进口大豆来源总体稳定 。
“而谷物进口总量不大 , 2019年净进口1468万吨 , 不足300亿斤 , 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 , 我国进口的主要是强筋弱筋小麦、泰国香米等 , 主要用于品种调剂 , 以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 因此 , 部分国家暂停粮食出口 , 对我国粮食进口影响不大 , 对国内供给更不会产生影响 。 ”李圣军说 。
他还提到 , 目前暂停粮食出口的国家并不多 , 对于暂停出口的国家 , 其国内库存将因出口暂停而上升 , 面临的国内压力会不断加大 , 也是不可持续的 。 目前国际粮食明显涨价的主要是大米 , 而2019年我国实际上是大米净出口 , 出口275万吨 , 进口255万吨 , 净出口20万吨 。
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不能放松
全球性粮食危机频繁发生 , 不断考验着各个国家应对粮食危机的能力 。 近年来 , 中国经历过2003年非典、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等考验 。 “手中有粮 , 心中不慌” , 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 , 在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时刻不能放松 。
文章图片
李圣军表示 , 为满足部分群众的粮食购买需求 , 政府近期采取了一些“硬核”措施 。 在持续向市场投放口粮品种的同时 , 从4月15日开始 , 每周小麦投放量从300万吨增至400万吨 , 从4月17日开始 , 除了早籼稻和定向投放湖北的中晚籼稻外 , 黑龙江产粳稻也开始拍卖 , 首次投放20万吨 。 从成交情况看 , 即使小麦周度投放300万吨 , 2020年1季度周度最高成交率也不到15%;疫情比较严重的湖北省 , 2020年1季度中晚籼稻周度最高成交率不足1% , 这足以说明市场并不缺粮 。
“总体上 , 群众需要多少粮食 , 政府就能供应多少粮食 , 库存充足 , 米面随买随有 , 希望大家还是常买常新 , 囤积抢购没有意义 , 存放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口感 。 ”李圣军说 。
而要保证长期的粮食安全 , 关键是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确保需要的时候就能产得出、供得上 。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 ,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粮食产能建设 , 围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 突出抓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技四个关键点 。
一是良田 。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 建设好10.5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 加快建设“一季千斤 , 两季吨粮”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 到今年将建到8亿亩 。
二是良种 。 近些年中国持续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作物良种联合攻关 , 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 , 为满足人们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的需要 , 现在正加快培育推广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品质优良的新品种 , 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应 。
三是良机 , 目前小麦耕种收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 玉米机收和水稻机插环节还有一些薄弱点 , 正在加快科研攻关和试验示范 。 同时 , 针对中国地形地貌多样的特点 , 加快研发复合型农机装备、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具 。
四是良技 。 这些年 , 国家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单产提高 , 科技发挥了关键作用 。 2019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 。 今年将打造一批科技引领的示范县、示范村镇 , 建设10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 继续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 , 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 , 给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
(《小康》·中国小康网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5月中旬刊
推荐阅读
- 美国用“核试验”来恫吓中国“核裁军”,那是赤裸裸的核讹诈
- 颠覆未来战场?美军成功测试新武器,但中国早用来砍树了
- “神童”将加入NBA发展联盟?未来的中国男篮,强敌恐不止日本!
- 疫情想借疫情敲诈中国是白日做梦!王毅这些话掷地有声
- 岂有此理,6000华人宣誓加入美国,扬言中国无权取消他们国籍
- 中国停止采购澳大利亚煤炭?澳政客风声鹤唳,这就是惹错人的后果
- 中国渔民再次立功! 巨大宝藏重见天日, 美国请求被拒之门外!
- 环球网林郑月娥三谈香港国家安全立法:将尽全力宣传和解释重要性,抗衡无理攻击和肆意诋毁
- 新华网内地学者解读全国人大会议涉港议程:守护国家安全、维护“一国两制”的必要之举
- 支付宝、微信未必安全?手机出现这3种征兆,你或许已被黑客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