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越南人逃难往事( 四 )

200万越南人逃难往事
1980年代的越南这个中年男人毅然撑起了这个艰难困苦的三个弱小女性的家 。 陈伯他们当然拿不出黄金当作一家四口出国逃难的买路钱 , 于是陈伯就带着她们 , 像岩石缝的野草一样 , 在困苦中相守 , 一起熬过艰难的日子 。 陈伯回忆 , 为了谋生 , 拿起家中唯一值钱的家当——一架照相机 , 去海边给游人照相 , 然后在沙滩上、自己搭起的简陋暗房里冲洗出黑白相片 。 没有灯光电源 , 聪明的陈伯就用照射进暗房的自然光 , 手控调节后对相片进行曝光 。陈伯讲了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 。 一天他正在海滩忙摄影小生意 , 老婆孩子也在附近帮忙 , 突然刮起了大风 , 将他们用木板搭起的小暗房吹得摇摇欲坠 。 陈伯赶紧喊来一家人 , 俩大俩小 , 一起死死护住小房子 , 不让它被吹走 , 就这样硬是保全下来这个全家赖以活命的物件 。 这一幕太有镜头感了:空旷的海滩上 , 两个大人带着两个小女孩 , 在狂风中用他们的身体拼命按着一间小小的木板亭子 , 还大声嚷嚷、咯咯地笑着 。那么 , 陈伯一家 , 没有资产 , 连当个逃生的船民也够不上资格 , 他们是怎样来到美国的呢?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一天黄昏 , 陈伯带着小女儿走在街上 , 在街角一个垃圾堆旁 , 发现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小女孩正在里面扒拉着想找点东西填肚子 。 陈伯看到这女孩比自己牵着手的小女儿大不了多少 , 心中一阵难过 , 就将手里的一块米糕递给了她 。 谁知这小女孩之后就跟着他们走 , 一直走到家门口 , 静静地站住 , 看着陈伯一家人 , 就是不离开 。 陈伯和陈太犯难了 , 收留她吧 , 自己一家四口都是艰难活命 , 哪里还能够再养一个人;交给政府吧 , 又怕与那些人打交道惹上更大的麻烦;狠心不管吧 , 又实在不忍 。 两口子商量来商量去 , 最后这对夫妇咬咬牙 , 收下了这个连自己父母是谁都不知道的流浪儿 , 不管怎样 , 那也是一条命啊 。小姑娘是个美越混血儿 , 记忆中就没有父亲的影子 , 在懵懵懂懂的年纪 , 某天不知何故见不到母亲了 , 于是成了大街上的流浪儿 。 她是越战期间 , 美国人在越南留下的几万混血儿中的一个 。 虽然越战结束的最后几周 , 美国政府发起“婴儿空运抢救行动” , 这次行动美国、法国、加拿大及澳洲的一些国家参与 , 最终有三千多名婴儿和儿童从南越撤离 , 并被世界各地的家庭所收养;但仍有数万名美国人与越南女人生下的孩子被抛弃 , 成了不知道父亲是谁的战争遗孤 。200万越南人逃难往事
1975年4月3日至26日 , 众多越南西贡婴儿在“抢救婴儿大行动”被运往美国旧金山 , 大规模的疏散儿童直到越南战争结束 。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越南语名字——贝度 , “生命之尘”的意思 。198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 , 《美亚混血儿回老家法》 , 允许战争期间在越南出生的美亚混血儿 , 连同收养他们的越南家庭 , 自动获得美国国籍 。 许多美亚混血儿因此得以与他们的越南养父母一起移民美国 。 陈伯一家 , 就是因为收养了那位越战孤儿 , 而意外来到美国的 。后来在陈伯家 , 我见过他那个养女一次 , 做美甲店员的她 , 与同样是美越混血儿的丈夫一起来看望陈伯夫妇 。 当时我们只相互致意 , 没有交谈 。 她是白人与亚洲人的混血 , 面容称得上端正俊俏 。 从那位年轻女性常常下意识地回避陌生人的闪烁眼神里 , 我确实看到了什么 , 那就是贝度 , 即“生命之尘”——一种卑微和飘忽无常之感 。我离开佛蒙特前 , 听到关于陈伯的最后一件事 , 是他给陈太买钻戒的故事 。 在他们结婚周年纪念日前夕 , 陈伯带着太太去当地一家好市多连锁超市 。 在珠宝柜台前 , 他要求女店员拿出最贵的一只钻戒 , 女店员有些疑惑地看着这位衣着简朴、其貌不扬的亚裔老人 , 犹豫着拿出了那款两万多美元的钻戒 。 陈伯让陈太戴上 , 感觉正合适 , 然后就买了 。 整个过程大约仅仅一分钟 , 惊得那位女店员张嘴呆了半晌 。我那位在陈伯家住过的朋友 , 在讲这件事时 , 还为陈伯惋惜 , 说 , 那么省吃俭用的两口子 , 怎么买起钻戒就像土豪一样拿钱撒气呢?而且就在超市里买 , 至少也应该找个正经的地方 , 挑一只性价比高的吧?我听了笑笑 , 心想 , 他们哪里是在挑商品 , 那一定是陈伯在践行多年前许诺给陈太的一个誓言 , 也许这个立誓 , 就发生在当年家乡的海边 , 那片挺立着一间木板小暗房的沙滩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