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二 )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联觉音组指某些音或音组虽不足以表示明确词义 , 但却似乎和某种意义发生模糊的联系 , 使人联想到某种意义 。 比如英语中短元音/i/常被用来表示“小、轻量、无足轻重”这类含义:little(小)、bit(一点儿)、chip(小片)、wink(眨眼)、petty(琐碎的) , 另外在儿语中和英美人姓名的昵称中也经常出现/i/音 , 而一些发音位置靠后的低音则经常对应“大的、慢的、沉重的”概念 。 对照到手语中 , 动词手势的位置、运动参数的表现有相类似的情况 。 在上海手语中 , 许多静态动词 , 手的位置是固定的 , 而且是小范围、小幅度的运动 , 如“怕、喜欢、知道“;而动态动词大部分都是大范围、幅度较大的运动 , 由位置A到位置B的运动 , 如”游泳、徘徊“ 。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有趣的是 , 1929年 , 心理学家科勒(Wolfgang Khler)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给被试看了这么两个形状 , 问他们哪个物体叫”Takete” , 哪个物体叫”Baluba” 。 (在后人的重复实验中 , 两个名字分别叫“Kiki”和”Bouba”)受试者在不认识"Baluba"和"Takete"两词的情况下 , 普遍选用相对发音圆润的"Baluba"来命名圆角星图形 , 而用刺耳的"Takete"来命名尖角星图形 , 这一现象被称为Bouba-Kiki效应 , 展示出人类具有的“模态抽象通感联觉”的能力 。 那么我们不禁好奇 , 用视觉模态的手语表达、描述其他感官知觉(比如触觉、味觉)的时候 , 存在类似的效应吗?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本文插图

2.拟象符
通过系统出现的相对性关系来表达象似性 , 语言单位的结构关系与指称对象的成分关系之间存在某种可论证性 。 Haiman(1980)进一步从结构上把拟象符分为同构(isomorphism)和动因(motivation) 。 同构指语言结构的成分与经验结构的成分相对应 , 动因指语言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与经验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对应 。 有的语言学家把“同构”叫做“成分象似” , 把“动因”叫做“关系象似” 。
这种象似性体现在下列原则之中:(1)数量原则:概念复杂性往往对应于形式复杂性 。 语言中大量的重叠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 。 在相当多的语言里 , 当重叠出现在名词上 , 单数会变为复数或表集合概念;出现在动词上 , 表示动作的持续或完成 。 这在手语中也得到了印证 , 比如上海手语中的“苹果”和“很多苹果” , “工作”和“一直在工作” , 就是通过手势的重叠表示意义上的区别 。 (2)邻近原则:概念距离往往与语言成分之间距离相匹配 。 比如许多语言中 , 一个名词被前面几个形容词修饰时 , 通常是越主要的、越本质的特性 , 越靠近中心词 。 (3)顺序原则:所描述的事件的顺序与语言形式的排列一致 。 比如恺撒大帝的名言”Veni, Vidi, Vivi.” (我来 , 我看见 , 我征服 。 ) 其中所表现的次序和事件发生的顺序是一致的 ,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时间顺序象似 。 下图展示了美国手语中一个场景:“离开”手势经过屈折变化体现一种时间上的象似性 。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