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电脑用了SSD还是卡?英特尔解释真相

“换个SSD还能再战三年” , 这句话曾在社交网络和BBS上十分流行 。
在很多人印象中 , 电脑换了固态硬盘=秒开应用+极速拷贝 , 但实际上却存在不少硬盘升级了 , 但速度提升没达到预期的案例 , 甚至还有升级SSD后还不如原来的极端案例 。
5月19日 , 英特尔官方微博解释 , SSD也会成为瓶颈 , 这并不稀奇 。
用了SSD速度就能上天?答案是NO!
电脑卡了升级SSD , 这在大约10年前左右确实可以“一招鲜” 。
因为那时电脑最大的瓶颈之一在于硬盘的寻道时间 , 无论是Windows启动还是软件启动 , 都需要读写大量小文件 , 这是机械硬盘的弱项 , 却是SSD的强项 , 升级后自然肉眼可见地流畅起来 。
但在十年后的今天 , SSD已经普及 , 寻道时间太长这个问题早已不复存在 , 但新的问题又开始出现——SSD在速度上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 同时人们对流畅的定义也不断进化 , 越来越挑剔了 。
如果单从Windows启动、日常软件启动这样的维度看 , SSD之间的差距确实不太大 , 但如果是体量稍微大一点的应用 , 比如视频UP主剪辑4K视频、玩3A游戏大作等 , 就算是SSD也会有一部分存在性能不足的问题 , 卡顿无可避免 。
就拿4K视频来说 , 高码率原片随便一段都是几十GB起 , 目前一些大容量SSD的持续写入速度却在100MB/s上下 。
即使是做简单的拷贝 , 其速度可能还不如机械硬盘 。 而3A游戏大作的文件体积也可能多达几十GB , 这样的SSD写入速度搞不好连下载/解压速度都喂不饱 。
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一个怪现象 , SSD刚刚使用时速度还可以 , 但是随着存储的东西越来越多 , 可用容量到一定程度 , 比如超过70% , 速度就会突然大幅降低 。 有的甚至会出现全盘数据丢失的惨痛问题 。
这些现象都让SSD“极速”的标签蒙上了阴影 。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又应该如何规避呢?
或许你会说了 , 我看市面上的SSD速度指标都很快呀 , 动不动都是GB/s级的读写速度 , 就算是SATA接口的也能有500MB/s起步 , 怎么会产生瓶颈呢?怎么可能连机械硬盘都不如呢?
在这里大家记住两个名词 , 一个是“缓存速度” , 另一个是“介质速度” 。
日常中 , 我们所说的SSD跑分测试速度达到多少多少 , 一般都是代表着SSD的缓存速度 。
我们知道 , SSD的整体速度 , 取决于其采用的闪存颗粒的速度 。
随着闪存颗粒的容量不断提升 , 存储密度越来越大 , 其速度也不断下降 。 速度越来越慢可不行 , 于是聪明的研发人员用了常见的提速手段——缓存!
【为什么有的电脑用了SSD还是卡?英特尔解释真相】就好比你可以一下子把杯子里的水都倒到嘴里 , 然后再慢慢吞下肚子 , 这时你的嘴巴就是缓存 , 嘴巴越大 , 一口闷的速度就越快 。
SSD也是这样 , 缓存相当于“嘴巴” , 吞吐速度快但容量小 , 当缓存写满后 , 就得看实际的存储介质写入速度有多快了 , 这就是“缓存速度”和“介质速度”的区别 。
为什么有的电脑用了SSD还是卡?英特尔解释真相
文章图片
有的SSD , 缓存速度可以达到2GB/s , 但介质速度却只有100MB/s , 如果缓存的容量有限 , 那么稍微大点的文件持续写入 , 就会塞爆SSD的缓存 , 让写入速度直线下降 , 如4K视频剪辑这类应用 , 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 大幅影响体验 。
更要命的是 , 不少SSD的高速缓存 , 是靠全体闪存颗粒齐心协力去模拟的 , 因此当存储容量使用到一定程度 , 模拟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 甚至无法再模拟缓存 , 速度出现断崖式下降 。 同时 , 这也会导致写入的数据量被放大 , 让本就较短的擦写寿命雪上加霜 。
了解了这些 , 就会明白选SSD绝非看标称速度那么简单 。
为什么有的电脑用了SSD还是卡?英特尔解释真相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